今天看书看到一句话写道:
“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由这句话,我想到“分享”这一行为。
以前的自己,其实很怕跟人分享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及对它们的感受,因为分享了出来,就意味着会受到外界的指点和评判。
如果讨人欢喜的还好,这样我也有了对自己那份感受的认同感,但如果被人否认,那曾经的感受不管好与坏,在那条点评的“润色”下,我对此前发生的事及那份感受都会有种羞怯感,就好像自我否认说:
“看吧,果然只是我想事情的观点和角度的问题,让我有了跟人不一样的体验。别人遇了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不会这样。”
因为这样的点评的危害性,很多时候,我不太“敢”分享自身的感受,而只会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隐藏在理性的思考和知识分享等事情上。
后面学了点儿心理学的知识后,开始懂得这种对“分享”的怯懦感源于过于苛责的父母以及他们不能够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错误的应对方式上。
因为不懂得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当我向父母敞开心扉流露不好受的情绪时,他们会去攻击、否认我的情绪的合理性,会告诉我,
“那些挫折不算什么,想当年我们……”
“你看你还好意思哭,再哭我收拾你……”
“不准哭!”
因为这些不合宜的处理情绪的方式,后来我变得很坚强,也轻易不会流露自身的情绪感受,因为那意味着“软弱”、意味着“不被接受”。
知晓了这个,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挺恨父母的,他们的教育让我很难跟人建立起深厚的联系,所谓“坚强”但没有实际的支撑,遭遇问题不懂求助但又没有办法很好的解决问题,面对挫折又不敢敞露自己的情绪而遮遮掩掩,这些做法都是一垒一垒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的高墙。
他们洞察我的软弱也看到我的掩藏,由此也知晓了我跟他们之间存在的不信任感,因此关系不可避免变得疏远,哪怕我们还会点头致意、插科打诨,但对方了然自己不是我最亲近的人——因为有所保留的我其实仍有防备。
了解了这些,有段时间我很难受,我想改变但现实告诉我“做不到”,已经习得的行为模式有强大的惯性,让我遇到问题很容易重复已经习得的行为模式,由此带来的挫败感和无力感折磨着我,以致有阵子我会想破罐子破摔而在心底不断给自己打气说“爱谁谁吧I don't care”“我就那样”。
但放弃并未让心情好受起来,遭遇关系问题无力处理而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变得疏远而冷寂让人太受刺激,没办法下还是要自个儿承接下改变的责任及压力。
当主动承接了改变的责任后,一阵轻松的感觉在心头油然而生,我曾受困于过去太久而挣扎在一方自设的牢笼里,可那份成长的责任让我看到,这个所谓“牢笼”不过是我不愿承担责任而设置的强加给父母的“过错”,藉由不原谅他们,我在逃避自身的责任。
由此我也开始关注到曾经的经历给我带来的坚强所给我的好处,曾经我被迫无奈选择了“坚强”而掩藏了负面的情绪,当下我却能意识到当我想要隔离自身难受的情绪时我可以选择“坚强”而不让难受的情绪破坏我的生活节奏。
凡事有得有失,接纳过去、看到其中的优点和好处让我不再纠缠于无法变改的过去,因此也有了更多的心理资源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面对想要强化的关系,过去过于理性的头颅会让人感觉疏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变得感性的能力或感性的想法,因此如果我想要获得改变,也许尝试将一些感性的想法宣之于口即可。
在安全的关系中,在跟朋友日常的相处接触中,我慢慢尝试着将脑海的情绪感受分享出去,可幸这些尝试并未让人感觉挫败,在不断的练习下,我慢慢学会了怎么与人建立一段紧密的关系。
不过,这种关系的建立过程也伴随了磕磕绊绊,很多时候我还是会很理性地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但这时候的理性已经不成为一种对我的负担或对于关系的伤害,反倒让我能在一段关系中游刃有余地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中切换表现而让人感觉舒服或让自己感觉好受。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但也必须强调,当前的我其实还在锤炼自身的过程当中,哪怕有了一定的改变,但远未“达标”,借由我的故事,我想说:
我们心底对一些事情的桎梏,看起来是成长经历带给我们的,其实更是我们选择了对它们的认同,甚至为它们上了一把更粗更壮的锁,以此来逃避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需要了解的是,过去建立的行为模式是我们用来应付和处理曾经的情景问题和困难的合宜的做法,但时过境迁,目今已然长大成人的我们应当拥有了克服更大的困难的能力及勇气,这时,更为合适的做法是承担起我们对于自身成长所应承担的责任,并尝试挑战一些自己看到了也想改变的桎梏,而让我们的能力得以提升,个人得以成长。
既然我可以做到,那别的人也一定可以不是吗?
作者:君雨
责任编辑:一只梨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