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嫉妒毁了爱情丨心理学对“爱情嫉妒”的解读和解决

发布时间:2022-05-31 23评论 2718阅读
别让嫉妒毁了爱情丨心理学对“爱情嫉妒”的解读和解决-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连阳宇
来源: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原文标题:别让嫉妒毁了你的爱情丨心理学对“爱情嫉妒”的解读和解决


荐序:


有人认为嫉妒是爱情保鲜剂,它证明恋人之间彼此珍视,但也有人认为,爱情中的嫉妒就是作,是无理取闹。那么,如何让嫉妒传递真情而非制造烦恼,让嫉妒象征珍视而非不祥,是每一段感情中的伴侣们的必修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爱情嫉妒的面纱一探究竟~


爱情嫉妒让关系面目全非!


阿轩与阿柔是一对情侣。阿柔家境普通,但长相清纯秀气,是男孩子喜欢的类型;阿轩对阿柔一见钟情,非常主动追求阿柔,最后阿柔答应了阿轩的告白。


他们刚在一起时非常甜蜜,每天都会待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散步。直到有一天,阿轩发现阿柔竟然独自和另一位男生一起吃饭。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但没有立刻上前质问。


未来的几天,阿轩越想越气,开始不理睬阿柔。他找到自己的妹妹一起吃饭,并故意让阿柔看到,同时偷偷监视阿柔的一举一动,看她是否和那个男生有更多的接触。


阿柔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对,主动和阿轩沟通。但即便阿柔解释自己只是在向学长请教工作经验,阿轩心中仍然非常不爽,态度始终冷冰冰,两人很快吵了起来,最后一气之下提出了分手。


分手后的阿轩感到非常的悲伤,认为自己遭到了阿柔的背叛,每天郁郁寡欢,向朋友哭诉,并声称自己“再也不会相信爱情”了。


看完这个故事,有人会觉得阿轩小气,但也有人会觉得阿轩只是过于爱阿柔。事实上,阿轩的这种心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和普遍,它在心理学上被称作爱情嫉妒(Romantic jealousy)。


爱情嫉妒是什么?


当个体由于想象中的(或现实存在的)第三者的介入而感受到重要恋爱关系或恋爱伴侣即将失去的威胁或恐惧时,就会产生爱情嫉妒(Buuuk & Dijkstra, 2004)


或许你觉得,爱情嫉妒和吃醋有些相似?实际上,爱情嫉妒和吃醋的确拥有相似的体验。


吃醋是由于第三者的出现吸引了个体伴侣的部分注意力甚至是情感投入,从而产生的消极感受(卢盈华, 2020)。事实上,吃醋不仅存在于爱情之中。例如,母亲偏爱弟弟,哥哥会吃弟弟的醋;朋友交了新朋友,自己也会吃新朋友的醋……相较于爱情嫉妒,在爱情中吃醋的个体同样会感受到愤怒、沮丧和恐惧等情绪,但并没有爱情嫉妒那样强烈。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爱情嫉妒会带来强烈的消极情感。White和Mullen(1989)提出了个体在爱情嫉妒中会体验到的三种基本情绪:愤怒、恐惧和悲伤


  • 愤怒


在爱情嫉妒中,个体的愤怒往往是因为当前想要确定或已经拥有的关系受到了威胁。这种情景下,嫉妒者往往会出现“补偿反应”(Bryson, 1991),包括报复、无视伴侣等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诱发伴侣的嫉妒,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比如,在察觉到可能对当下亲密关系发生威胁的情景出现时,阿轩通过和自己妹妹吃饭的方式来“报复”阿柔,其实就是愤怒情绪引发的“补偿反应”。


  • 恐惧


同时,嫉妒者很有可能体验到恐惧感。个体由于第三者的出现往往会非常害怕会失去这段亲密关系,对于当前的关系缺少掌控感和安全感。这时,嫉妒者很有可能会监视他们的伴侣,从而减少他们内心的焦虑和不确定感,降低对关系丧失的恐惧(Guerrero & Afifi, 1999)。


比如,故事中阿轩在意外发现阿柔与陌生男生单独约会后,并没有直接戳破,而是选择偷偷监视阿柔的一举一动,确认她和陌生男生之间没有更多的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心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感。


  • 悲伤


除了愤怒和恐惧外,嫉妒者往往还会感到强烈的悲伤。这种悲伤的最常见原因是亲密关系的丧失(Shaver et al., 1987)。但除了分手之外,由于竞争者的出现导致嫉妒者从伴侣处体验到的拒绝、疏远和孤独感也会让个体悲伤不已。此时嫉妒者往往会通过表达负性情绪和将过错推给伴侣来缓解这份伤痛。


爱情嫉妒来自哪里?


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体验到爱情嫉妒的滋味。不同的人对相同伴侣行为的嫉妒程度并不一样,有些人更容易嫉妒,而有的人则很少嫉妒(陈莉, 2010;罗贤, 2016)。


所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嫉妒呢?


  • 伴侣的不忠诚


无论伴侣是否存在实质性的不忠诚,一旦个体开始怀疑伴侣不忠时,便容易产生爱情嫉妒。


研究证明,不同性别的个体对于这种不忠诚的反应存在差异。女性更难以接受伴侣在感情上的不忠,而男性则对伴侣的性不忠产生更强的情绪反应(Buss, 1999; Bendixen et al., 2015)。


除此之外,不同性别的个体爱情嫉妒的反应也存在差异:男性更倾向于采用暴力,而女性似乎更倾向于与对方分手;面对背叛时,男性往往选择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但女性更喜欢向身边朋友求助,以期有所转机或得到情感支持(Jankowiak, 2002)。但是对于性不忠的行为男女反应一致,即离开伴侣(Baker, 2013)。


  • 竞争者比我更优秀


竞争者的出现之所以会引发爱情嫉妒,很有可能是竞争者具备某种嫉妒者羡慕但不具备的条件(Parrott & Smith, 1993),这种优秀的条件既有可能是客观事实也有可能是嫉妒者自己的主观想法


小海和小乐在大学时期成为了情侣。但小乐毕业后选择了读研,而小海则选择了直接工作。三年后,研究生毕业的小乐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就超过了早已在社会打拼三年的小海,身边的人脉和资源更是远超小海。自此之后,小海常常因为小乐身边出现的异性而紧张,甚至不想让小乐和身边男生交流。时间久了,这份过分的控制欲让小乐再也难以忍受,最后两人选择了分手。

 

事实上,小海的这种爱情嫉妒,正是因为意识到竞争者比自己更加优秀,从而产生的不安全感和担忧感。但小海没有想办法去提升自己,而是通过控制伴侣来获取安全感,这种控制-被控制的相处状态自然也不会圆满。


除此之外,过去研究还发现引起爱情嫉妒的竞争对手的特征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往往对于竞争者有更好的社会资源(如工作、地位、金钱等)耿耿于怀,而女性则往往因为对手有更好的身材而苦恼(潘岳, 张登浩, 2015)。


  • 过于依赖当前关系


如果个体除了当前关系外,很难拥有其他的选择机会,那么对于当前关系的任何威胁都可能会引起高程度的爱情嫉妒。


阿青在认识自己的女友前,有很多关系要好的朋友。但恋爱后,为了不让女友吃醋,阿青就跟所有的异性朋友切断了联系,甚至连同性朋友之间的联系都变少了,只是为了能更多地跟女友待在一起。谁曾想,阿青越来越依赖女友,甚至会因为女友不陪在自己身边而感到愤怒、郁闷和难过,也因此和女朋友吵过很多架。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依赖理论 (Interdependence theory; Thibaut & Kelley, 1959)认为,当一个人对于关系的选择机会很少时,便会更加依赖当前的关系,并表现出更高的嫉妒水平。


因此,我们未必要将伴侣作为自己世界的中心,在恋爱关系中也应该保持和其他人的正常联系(如朋友、家人等)。事实上,没有人能只依靠一段关系活着。如果阿青没有为了女朋友舍弃其他社交关系,也就不会对女朋友产生过分的依赖和占有欲,相应的嫉妒感和焦虑感也会随之降低。


  • 依恋风格


心理学将人的依恋类型分为以下四种: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合型(既焦虑又回避,在往期推文中,我们对四种依恋类型进行了介绍:成人依恋专题 | 不安全依恋自救指南)。


焦虑型的个体往往贪求与伴侣的亲密,但又始终担心伴侣不能像自己爱她一样爱自己,因此当焦虑型个体察觉到对亲密关系的威胁时往往会体验到更强烈的嫉妒(Sharpsteen & Kirkpatrick, 1997)。


回避型的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时常会与伴侣保持距离,不愿与伴侣亲近。因此当面对第三者的威胁时,他们往往会倾向于回避伴侣以免再次受伤,因此产生的嫉妒水平也会较低(罗贤, 蒋柯, 2016)。


混合型个体的情况就会比较复杂,会同时表现出焦虑型和回避型的特点。


而安全型的个体往往不担心遭人抛弃,因此会比焦虑型个体体验到更少的嫉妒。但相比回避型的个体,安全型的个体可能会体验到更强的恐惧感(Guerrero, 1998)。因此安全型的嫉妒水平介于焦虑型和回避型之间。


如何摆脱爱情嫉妒的影响?


产生了嫉妒的感情一定会破裂吗?当然不是。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能恰当地处理爱情嫉妒,不仅不会使关系破裂,反而会让关系更加坚固。


除了消极情绪外,Guerrero等人在2005年提出爱情嫉妒也可能会产生积极情感。首先,竞争者的出现侧面体现了伴侣的优秀,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个体带来自豪感。其次,嫉妒情绪的产生,本身就代表了嫉妒者对这段感情的珍视。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能促进关系中双方的交流,还能获得更多的承诺,从而使得这段关系更加牢固和稳定。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地处理爱情嫉妒呢?


  • 正视你的嫉妒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的嫉妒可能并非理性。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诱发爱情嫉妒的不是情境本身,而是个体对情景的认知和评价。


因此,当你下一次被爱情嫉妒侵袭时,不妨尝试先深呼吸,然后问自己:我这样想是客观的吗?事实真的是我想的这样吗?


比如在文章开头的例子中,如果阿轩能够意识到阿柔并非像自己以为的那样“背叛”了自己,是否就能冷静下来处理问题,结果是否就会不一样?


正视自己的嫉妒情绪,纠正自己思维的偏见,理性地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防止嫉妒变成爱情的杀手。


  • 提升自己的能力


能力不足导致的自卑感和不自信会造成情感上的不确定感,从而更容易产生爱情嫉妒(Theiss & Solomon, 2006)。


担心伴侣变得优秀后有更好的选择而离开自己,于是对伴侣加以控制,其实是一种自私


小海与小乐的故事中,小海不去努力提升自己来缩减差距,而是妨碍伴侣变得更好,被迫让她和自己处于同一阶段,最终的结局自然不会圆满。


相反,努力去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够和伴侣站在同一高度,而不是一味地限制伴侣,才是提升自信心、缓解爱情嫉妒的最优解。


  • 不要放弃你的朋友关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伴侣身上,导致其他的社交关系停滞,最终“两个人的世界变成一个人的世界”。这时,过于依赖这段亲密关系就更容易导致爱情嫉妒的产生。


如果阿青没有因为女朋友而放弃其他一切社交,自然可以选择在女朋友出去玩时,和自己的其他朋友共享快乐时光。


永远不要把一个人当做全世界”,道理大抵如此。


  • 多加沟通,共面危机


既然爱情嫉妒诞生于亲密关系中,那么关系中两人的良好沟通必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该如何做到“良好沟通”呢?


这里有一个十字准则:真诚表露,不埋怨,不指责


真诚往往会换来真诚。当你真诚地跟伴侣说因为他的某某行为让你感到了不适、愤怒和担忧,伴侣往往更容易注意到你的情绪、摸清你的底线,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你不习惯这种严肃的
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撒娇和开玩笑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但如果你选择冷冰冰的态度,那么伴侣也很难坦诚地跟你沟通;如果你以指责的态度来质问伴侣,那她也很有可能采用叛逆的方式来回应你;如果你只是抱怨,那伴侣可能也会因此感到心烦意乱。


同时,请你永远记住,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你的伴侣


结语


莎士比亚在《维纳斯与阿都尼》中写道:“在爱情统治的王国,以拨弄是非为能事的嫉妒自愿充当着卫道士”。在其中他将嫉妒描述成 “一个告密者、一个不祥的奸细,是引起纠纷、诽谤和烦恼的祸根”,“时而是谎言的传播者,时而又是真情的报信人”。如何让嫉妒传递真情而非烦恼,让嫉妒象征珍视而非不祥,是每一段感情中的伴侣们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Baker, A. K. (2013).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actions to emotional and physical infidelity: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rder No. 1543234).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1430909079). 
https://www.proquest.com/dissertations-theses/emotional-behavioral-reactions-physical/docview/1430909079/se-2?accountid=8554
Bendixen, M., Kennair, L. E. O., & Buss, D. M. (2015). Jealousy: Evidence of Strong Sex Differences Using Both Forced Choice and Continuous Measure Paradig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86, 212-216. 
http://dx.doi.org/10.1016/j.paid.2015.05.035
Buss, D. M., Larsen, R. J., Westen, D., & Semmelroth, J. (1992).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Evolution,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3(4), 251–256.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80.1992.tb00038.x
Buss, D. M., Shackelford, T. K., Kirkpatrick, L. A., Choe, J. C., Lim, H. K., Hasegawa, M., Hasegawa, T., & Bennett, K. (1999). Jealousy and the nature of beliefs about infidelity: Test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 about sex differ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Korea, and Japan. Personal Relationships6(1), 125–150. 
https://doi.org/10.1111/j.1475-6811.1999.tb00215.x
Buunk, A. P., Castro Solano, A., Zurriaga, R., & González, P. (2011).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jealousy-evoking effect of rival characteristics: A study in Spain and Argentina.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42(3), 323–339.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11403664
Buunk, B. P., & Dijkstra, P. (2004). Gender differences in rival characteristics that evoke jealousy in response to emotional versus sexual infidelity. Personal Relationships11(4), 395-408.
http://dx.doi.org/10.1111/j.1475-6811.2004.00089.x
Guerrero, L. K. (1998).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romantic jealousy. Personal Relationships5(3), 273–291. 
https://doi.org/10.1111/j.1475-6811.1998.tb00172.x
Guerrero, L. K., & Afifi, W. A. (1999). Toward a goal-oriented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ve responses to jealousy.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63(2), 216-248. 
http://dx.doi.org/10.1080/10570319909374637
Guerrero, L. K., Trost, M. R., & Yoshimura, S. M. (2005). Romantic jealousy: Emotions and communicative respons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12(2), 233–252. 
https://doi.org/10.1111/j.1350-4126.2005.00113.x
Jankowiak, W., Nell, M. D., & Buckmaster, A. (2002). Managing infidelit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Ethnology41(1), 85. 
https://doi.org/10.2307/4153022
Parrott, W. G., & Smith, R. H. (1993). Distinguishing the 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6), 906–92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4.6.906
Sharpsteen, D. J., & Kirkpatrick, L. A. (1997). Romantic jealousy and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3), 627–64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2.3.627
Shaver, P., Schwartz, J., Kirson, D., & O'Connor, C. (1987). Emotion knowledg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a prototype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2(6), 1061-1086.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52.6.1061
Theiss, J. A., & Solomon, D. H. (2006). Coupling Longitudinal Data and Multilevel Modeling to Examine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ealousy Experienc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Test of the Relational Turbulence Model.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32(4), 469-503. 
http://dx.doi.org/10.1111/j.1468-2958.2006.00284.x
Thibaut, J. W., & Kelley, H. 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Piscataway, NJ.
White, G. L., & Mullen, P. E. (1989). Jealousy: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strategies.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NY.
陈莉.(2010).爱情嫉妒与中国人人格特质及其嫉妒反应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91-96.
卢盈华.(2020).醋意现象学——一项情感哲学与汉语哲学的个案研究. 现代哲学, (04), 110-117.
罗贤, 蒋柯.(2016).大学生的嫉妒体验及与依恋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3), 231-236.
潘岳邈, 张登浩.(2015).爱情嫉妒差异的原因:性别还是性别类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4),712-714+681.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5.04.033.

作者简介:连阳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2019级在读本科生。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北师大家庭与儿童发展实验室,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平台(预约电话:010-58804477) 2、首期中美联合家庭治疗系列培训官方微信


原作者名: 连阳宇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转载原标题: 别让嫉妒毁了你的爱情丨心理学对“爱情嫉妒”的解读和解决

授权说明: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回复

别让嫉妒毁了爱情丨心理学对“爱情嫉妒”的解读和解决-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婚恋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婚恋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