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行为会“传染”:波波玩偶实验 | 心理词条

发布时间:2022-03-10 4评论 7559阅读
暴力行为会“传染”:波波玩偶实验 | 心理词条-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01

概念释义:波波玩偶实验


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于电影电视等音像制品都有分级制度,最是提倡艺术文化自由的西方发达国家,分级制度尤其严格。


中国虽然没有采用分级制度,但公开渠道传播的音频和影像及文字类作品,都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的审查,任何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容都不能传播。


在对待不健康的内容上,“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百”。


这种做法一定是有必要的,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必须提到著名的“波波玩偶”心理实验。


1961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做了一个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实验。


在该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


班杜拉试图先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


该实验的几个关键词为:攻击性行为榜样(做出行为演示的成年人)、攻击性行为发生的环境


被试分为三组:观察攻击性行为的24名孩子为一组,观察非攻击性行为的24名孩子为一组,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24名孩子为一组。72人中,男孩女孩各36名,年龄在3~6岁间。


班杜拉为这个实验设置了四个假设:


  • 1. 目击了攻击性行为的被试,将试图模仿或实施攻击性的行为,即便是榜样不在现场。并且,他认为,这些孩子的行为与目击非攻击性行为的被试和没有观察任何榜样的孩子大为不同。


  • 2. 榜样不在现场时,观察非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的被试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跟另外两组孩子相比,最少。


  • 3. 儿童将更乐于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因为儿童通常更认同同性的成人及家长。


  • 4. 由于攻击性行为更多地具有男性化的特征,男孩子们更乐于展示攻击性的行为,尤其是观察富于攻击性的男性榜样的男孩子。


班达拉的实验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之一。


 

02

波波玩偶实验的

操作细节&重要性


1)班杜拉和他的理论框架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心理学家中,班杜拉排名第4,排在他前面的分别是斯金纳、皮亚杰和弗洛伊德,而大名鼎鼎的华生、巴普洛夫、冯特都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1956~1966年间,班杜拉从他一开始的知觉研究转向“青少年情绪问题”、“社会学系”、“攻击性”等主题。


班杜拉的实验建立在他的理论研究之上,实验是用来验证他的理论设想的,并不是实验让他偶然性地发现了现象并得出结论。

 

1965 年发表的研究Influence of models ’ reinforcement contingen- ci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imitative responses Ban-dura 1965 。(《模型强化对模仿性行为获得的影响》,笔者译)可以被看作是波波娃系列实验的收官之作。


在此基础上,班杜拉完成了对攻击性、模仿学习、替代强化等几个具体议题的整合,形成了社会学习理论的整体架构。



2)实验的三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是观察学习,实验者让参与实验的儿童能观察到一系列攻击性动作,这些动作以三种方式呈现:真人现场表演(分别由男女不同性别的成人来呈现,以检验模特性别对儿童的影响)、影像的播放(真人录像和卡通人物表演分别呈现)。


被攻击的对象是一个叫波波娃的5英尺高的充气玩偶。在另一个实验版本中,这一环节的受攻击对象是一个叫Johnny的成年男子。


在真人录像中,研究者还分别在影片中设置了攻击者做完攻击行为之后收到奖励和惩罚的结果,以此来比较模特遭遇不同结果对儿童攻击性动作表达的影响。后来又加入了无奖惩的第三种结果,以此来与前面两种结果的影响做对比。


第二个环节是愤怒情绪激发,实验者把第一个环节结束之后的儿童引导至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有各种玩具。实验者一开始告诉孩子们可以玩这些玩具,但只要儿童刚刚一开始接触某样玩具,实验者就故意跟孩子说这是TA(实验者)最喜欢的玩具。他们不让儿童移动这些玩具,而是要将玩具预留给其他的孩子玩。


第三个环节是结果验证呈现,经过第二个环节的情绪激怒后,孩子们被带进第三个房间,这个房间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如第二个房间那些,但摆放顺序是全新的)还有各种可以用作攻击的工具,这些工具在第一个观摩环节中出现过。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跟第一个环节被攻击对象一模一样的波波玩偶。

 

实验结果表明:与非攻击性组及控制组(没有观察对象和内容的那一组)相比,观看了攻击性动作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动作。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某种特定动作模式的影响,例如,用球棒击打、用拳击打等动作受观察的影响效应非常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的非模仿性攻击性动作也受到了观察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观看了攻击性行为表演的儿童,不仅仅是习得了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而是攻击行为本身,即,攻击水平被提高了。


在之后的实验中,班杜拉主要考察文化现象(影视作品)和社会赞许(替代强化)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今天所熟知的波波玩偶实验实则是指这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特对同性儿童的影响要大于另一种性别;观察模特受到奖励的表演的儿童的攻击行为要显著高于观察模特受到惩罚的那一组。


哪一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呢?空白组(没有奖励或者惩罚结果)吗?不,是惩罚组。这表明了,并不是替代奖励使得儿童的攻击性表达提高了,而是惩罚使得儿童的攻击水平降低。


而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论替代奖励还是替代惩罚,儿童在观看过攻击性行为表演后,都习得了攻击性行为,是否表达,什么时候表达,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


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在没有分级制度的国内,为什么坏人最终逃过惩罚的影视作品通不过相关部门的审查了。主要是消除对未成年人的不良示范影响。


1968年,美国正式颁布法令实施电影分级制度,即R18,对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影视作品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这体现了心理学研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03

真实案例:

波波玩偶实验的现实警示


3-6岁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称为童年早期,皮亚杰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特点是符号思维和表征能力迅速发展。


使用符号是人类文化的普遍标志,如果没有符号系统,人们就不能进行言语交流、做出交换、看地图或珍藏远方亲人的照片。符号有助于儿童记住和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


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形成长时记忆。


这就意味着,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强。


2014413日,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某村,8岁的男孩李XX将同村的两个小伙伴,5岁和8岁的李姓兄弟俩绑在树上,模仿动画片《喜羊羊和美羊羊》中灰太狼烤羊肉的情节,点燃了地下的干草。趁着风势,火迅速蔓延开来,兄弟俩被火团包围,幸好同村的一个大人路过,徒手救下兄弟俩。


但两名儿童被严重烧伤,最后被送进了北京的304医院。


针对这则新闻,专家指出电视剧、影片里过多的暴力伤害性镜头,会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孩子们很容易受到电视节目或电影的影响,进而模仿“入戏”,但对模仿这些画面所产生的风险却缺乏判断能力,从而引发意外。


这个现实事例就是班杜拉波波娃玩偶实验的精准演绎。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二十九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有关单位或者媒体出版,播映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观看的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时,应当作出警示说明。


国家广电总局也曾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


此外,也有专家建议,对影视节目进行分级管理。但尽管如此,儿童还是最容易受大众媒体影响的群体。


孩子的学习和模仿能力远超大人想象。如果一个家庭中,成人之间经常发生打骂吵架等冲突行为,如果家庭中的父亲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暴怒、咒骂甚至是摔东西打人,而母亲应对的方式是哭泣。


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父母对待TA的方式是责骂,一个孩子取得了一点让自己很开心的成就,父母不是给予他鼓励,而是轻视和挖苦。那么这个孩子对待同龄人也会苛责、不耐烦和打压。


当这个孩子长大后,男性也大概率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女性通常会习得性无助,不论是男性女性,都无法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两性关系。

 


04

个人观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宋代周敦颐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给世人展现了一种君子的形象——一个人只要自己足够自律自觉,纵使外界环境再黑暗再污浊,只要他自己坚持,就可以做到不同流合污。


现实往往不如圣人的希望那么单纯,期待终究是期待,现实社会是个大染缸。每个婴儿从诞生那日起,周围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好的坏的瞬息万变的信息。成长是不可逆的,家长应该把好环境这一关,为孩子过滤掉身边的不良榜样。


反过来说,班杜拉的实验里结果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另外一种启示呢,既然孩子的行为习得能力那么强,那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3-6岁阶段,对好的行为品质加以演示和强化,是否就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呢。


老话说,身教大于言传。


说一千遍“你要做个好小孩”,不如自己亲身示范,先做个好大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波波娃耨实验 https://baike.so.com/doc/9648615-9994518.html
2.新浪新闻 男童模仿灰太狼将俩伙伴捆在树上烧伤 http://news.sina.com.cn/s/2013-05-08/145927062339.shtml  
3.蒋 林春婷 波波娃实验为什么那么重要?[J]心理研究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22年第15期
4.黛安娜·帕帕拉 萨利·奥尔兹  露丝·费尔德曼 著; 李西营 等译 发展心理学——从生命早期到青春期[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年9月第一版

文: 美美陈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壹心理心理作者;阅读和作文课老师;个人公众号:Dear陈)
责任编辑:一只梨、微青

0

回复

暴力行为会“传染”:波波玩偶实验 | 心理词条-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文学硕士美美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文学硕士美美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