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理治疗有效|心理治疗有效性评判

发布时间:2021-09-08 2评论 603阅读
为什么心理治疗有效|心理治疗有效性评判-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已有广泛证据显示,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大部分的心理问题与疾病。


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帮助解决个体一生中任意一个阶段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其有效性建立在数百个研究基础上,包括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和其他相关研究(在一般的临床背景下,检验循证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本文所讨论的心理治疗方式基于有客观证据支持的循证心理治疗。



01

抑郁障碍


心理治疗可用于治疗抑郁症。与大众主流看法相反,目前的研究证实:心理治疗对重度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码和治疗轻度抑郁症状一样有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抑郁症治疗方法;而在预防病情复发上,心理治疗更有效。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相对于只进行单一治疗(只进行心理治疗或只进行药物治疗)更有效。



02

双相情感障碍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来说,单独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如心理治疗与药物结合使用的效果,后者(心理治疗与药物结合)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地更快、更好,症状复发率更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治疗与药物结合治疗更容易使患者坚持治疗计划,减少个体(关于疾病)的压力,降低自杀率。



03

焦虑障碍


在治疗与焦虑相关的心理疾病中,存在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心理治疗是一线治疗手段。心理治疗适用于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障碍、特定恐惧症、惊恐障碍、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虽然有证据表明,对于每种焦虑障碍来说,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差异较大,但在一般情况下,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相似。许多进行心理治疗的焦虑障碍患者提前中断治疗的概率低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耐受性更好)。


简而言之,对于抑郁症、焦虑障碍等相关疾病来说,心理治疗的效果等于或优于药物治疗效果。考虑到心理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副作用,许多临床指南都鼓励临床专业人士将心理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考虑到这些症状所带来的心理负担,以及冠心病患者常表现出抑郁症状,有证据表明,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增加心理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


04

强迫障碍


基于众多的学术研究,关于强迫症的治疗(根据证据等级,推荐顺序)


1、心理治疗:在众多心理疗法中,CBT中的暴露反应预防疗法(ERP)经过最多实证研究支持,是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强迫症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认知行为治疗,包含暴露反应预防 ERP、认知治疗及行为治疗,其中以 ERP 为主要技术的CBT长久以来被视为治疗强迫障碍一线的心理治疗方法。


尤其在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强迫障碍的治疗,推荐基于CBT的行为治疗为首选。


2、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根据证据标准及推荐标准,权衡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一线治疗药物SSRIs,如舍曲林、 氟西汀、氟伏沙明和帕罗西汀。


二线治疗药物三环类药物氯米帕明。


三线以及增效治疗药物第2代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阿立哌唑 、氟哌啶醇、 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



05

心理治疗有效性


基于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大量研究,美国心理学协会(APA)2013年通过了一项决议,确认心理治疗具有非常显著 的临床效果。


这样一份全球性的声明确认了心理治疗的积极作用,说明了大量关于循证心理治疗的研究发现,但它并没有为心理治疗文献中的重要细微差别提供指导。心理治疗现在已可以用于治疗大部分的心理疾病,但仍需要进一步说明,针对不同的心理疾病的不同干预方式。这些信息对于提供心理治疗的临床医生、那些确定一线治疗方案的政策制定者以及寻求治疗的患者是必不可少的。


有许多提供这类心理疾病信息的来源通道,包括学术文献、临床实践手册(如,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NIC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https://www.nice.org.uk/,英国)以及专业协会组织(美国心理学会、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英国心理学协会BPS等)提供的治疗实践(如,澳大利亚心理学会,2018)。


例如,澳大利亚心理学会(2018)对心理治疗(针对大部分存在的心理疾病,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药物滥用、进食障碍、适应性疾病、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人格障碍、精神障碍、分离性障碍以及儿童期症状已显著的相关疾病)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工作。这些大量文献回顾可用来支持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疗可用于解决心理疾病。



这项文献综述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阐述:有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心理治疗可有效解决许多常见的心理疾病。


文献综述中提到的心理治疗有很多种,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心理治疗(IPT),和短期的心理动力治疗。通过强调针对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PTSD等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目的是为了证明心理治疗对最常见心理疾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治疗成本,如何使用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用最少的治疗次数和时间更有效的解决心理障碍。


06

心理治疗有效性研究


近些年,研究的取向聚焦于心理治疗的有效性,有关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对功效和有效性研究重要意义:将基于治疗效果的循证心理治疗方法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参阅Hunsley & Lee, 2007)。



Treatment efficacy studies involve methodological efforts to maximize the internal valid- ity of a study. This commonly includes the use of design features, such as random assign- ment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conditions, training of therapists to a specified level of competence in providing the treatment, and ensuring that all participants have the con- dition that the treatment was designed to address.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studies, on the other hand, strive to maximize external validity while maintaining an adequate level of internal validity (without which, of course, no viable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treatment). Most commonly, efforts to enhance external validity involve locating the treatment study within clinical service sites that provide ongoing health services, thus using clinicians who are routinely providing psychological services and pa- tients who have been referred to the clinical settings


治疗有效率的研究所涉及问题:如何通过改进方法学最大化地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这可以通过改进实验设计,如随机双盲实验,增加对照组;培训治疗师达到完全可以提供治疗的水平,并确保所有参与者所患疾病都有明确治疗方法。另一方面,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是旨在保持充分水平的内部效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外部效度(如果没有充分的内部效度,当然就得不出关于治疗效果的可行结论)。最常见的是,通过在指定的临床治疗中心进行实验研究来努力提高外部效度,因此研究被试一般是经常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的临床医生和参加过临床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


07

如何证实心理治疗的有效性?


治疗功效与有效性研究是充分理解治疗效果的关键。一旦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证实有效(功效),下一步就是确定它在一般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效果(有效性)。


证据表明在常规临床背景(即有效性研究)中,在控制组的实验条件下(将心理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增加安慰剂组,等待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组间比较。基于此,针对不同心理疾病,不同心理治疗方式的功效性和有效性研究。


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策略是基于已发表的荟萃分析 meta-analyses结果。精神疾病临床实践手册的更新与发展普遍依据源自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被视为评估心理治疗效果的基础手段荟萃分析提供了整个研究领域以及最新、最全面的概述,使用的是目前先进科学的统计方法(例如加权最小二乘法分析,随机效应建模)以确保从多项研究中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在过去二十年中,涉及许多心理障碍,有发表过的多项荟萃分析研究。通常临床治疗指南会选择最全面的荟萃分析。从最近发表的荟萃分析中提取信息,包括比较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效果的荟萃分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有效性研究方面,会产生缺乏研究文献以至于无法进行准确的荟萃分析的问题。因此会在荟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补充其他定量分析、系统分析的文献甚至是个案研究。


荟萃分析通过使用最普遍的度量标准(效应值)来整合不同研究中的结果。基本上所有类型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效应值都可以计算得到。组间比较的分析会导致两种效应值类型。第一个是组间平均值的差异,效应值的差异是两个小组治疗后,测平均值除以两组的混合样本;当使用合并标准差时,这个统计数值称为d,g或标准平均差(SMD)。


这三个统计指数是等价的。还应注意的是,研究报告的是效应值的绝对值,这是为了避免由于研究者呈现比较结果(随机控制实验(RCT))的可变性而发生任何潜在的混淆。第二种效应值指的是实验结果可能性和概率的组间比较。计算优势比(OR)是为了确定被试小组(如治疗和无治疗组)和双重结果变量(比如事件的重现与未重现,如病情复发)之间的关系。计算风险比(RR)是为了比较每一小组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用于说明"西方主流学术界"如何判断一种治疗方法是否可靠和有效。


最后,哪些心理治疗方法是靠谱的,有循证依据的呢?



具体详情,参考下文



参考文献(编译整理自):
The Effic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https://div12.org/diagnosis/depression/
Evidence bas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APS 2018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guidelin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7, 1052-1059.
Hunsley, J., & Lee, C. M. (2007). informed benchmarks for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Efficacy studies, effectiveness studies, and beyond.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8(1), 21.
中文原创 禁止转载、剪辑和任何二次加工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wypsy团队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回复

为什么心理治疗有效|心理治疗有效性评判-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王翼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王翼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