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突破自我,不过就是勇于走出舒适区

发布时间:2021-06-27 19评论 3326阅读
想要突破自我,不过就是勇于走出舒适区-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陈海贤

  

0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适区”。

 

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接纳,可以分为三种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当我们做一件事时感觉轻松愉快、毫无压力,说明这件事给我们的感受是在心理舒适区之内。

 

反之,如果我们感到抗拒、焦虑,大概率是从舒适区进入了学习区,会感到不适应。

 

而当我们感到恐惧、失控,甚至是拖延、逃避,那就说明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舒适区和学习区,进入了恐慌区,引起心理上的强烈反应,感到恐慌痛苦,不敢再去尝试和行动,反而引发了逃避行为。

 

比如,有些人习惯了经常都去同一个餐厅吃饭,去常去的一些地方玩耍;每次会按同样的时间和流程安排来工作、制订方案;平时只跟熟悉的几个朋友接触交流,进行社交活动;只喜欢待在自己熟悉舒服的环境中……

 

这些都是处于他们的舒适区内,也是一种习惯性的经验选择。如果要他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或餐厅,去跟陌生人接触,也许他们会不知所措,各种担心,最终赶紧跑掉。

 

心理舒适区能让我们活得轻松愉快,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我们的行动和发展,成为一种束缚。

 

用通俗的话来打比喻就是,如果长期待在舒适区里,就会如温水煮青蛙,享受着温水环境的舒适,但却慢慢失去了尝试和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不愿意跳出来,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最终倒在这锅温水里。

 

我们常说要突破自我,也就是要突破我们习以为常的舒适区,接受挑战,用创新的方式去应对,探索新的可能性。

 

其实,舒适区外才是奇迹出现的地方。


 

02

 

为什么我们总是贪图舒适区而不愿跨出去、突破自我呢?

 

要知道,大脑的本性是好逸恶劳,更愿意轻松自在,尽量减少认知负荷和心理压力。

 

人对于不确定性也有着一种本能的恐惧感。当事情不是自己所熟悉的、具有不确定性时,我们会害怕失去控制,出现一些自己无法面对和解决的情况。

 

可以说,舒适区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控制感和安全感。

 

心理作家安迪·莫林斯基在《进化:如何成功突破舒适区》一书里,列出了五个普遍常见的挑战,成为我们尝试走出舒适区的主要阻碍。

 

(1)真实性挑战——在尝试走出舒适区时,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虚假、陌生的感觉,这个过程所体验到的一切,可能会跟以往熟悉的感觉有着很大的冲突。

 

(2)魅力挑战——当我们想要走出舒适区,也就意味着要进行改变,而这些有可能是已经被大家所熟悉、接纳和喜爱的。如果改变,我还能不能继续获得大家的喜爱和接纳?

 

(3)能力挑战——当进行新的尝试,也就是对我们的能力进行新的挑战。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有可能无法满足新的要求。这些挑战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甚至会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4)愤怒挑战——为了适应新要求,我们要做出改变,有可能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这会让自己感到不满和怨恨。

 

(5)道德挑战——在进行新尝试时,未确定的事物、自己的新行为等,有可能引起我们对道德方面的质疑,或是感到不适应,或是感到羞愧或不道德。

 

所以,在面临问题时,我们会遭遇种种心理压力,感觉困难重重。选择在舒适区躺平而不去尝试新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03

 

也许有人认为,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感觉,就是走出舒适区了。但并非这样。

 

心理学家陈海贤在《了不起的我》一书里指出: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如果我们习惯吃中餐、不喜欢跟陌生人交往、只按自己熟悉的方式来工作,那么即使换一个地方甚至是去到国外,我们也会把习惯和经验带过去,仍然是吃中餐、不跟陌生人交往、只按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方式来工作。

 

所以,只有改变我们面对挑战的直觉反应和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舒适区。

 

具体来说,一是指行为上的应对——是“战”还是“逃”?二是指内心情绪上的应对——是直面还是恐惧回避?

 

安迪·莫林斯基则提出,有三个元素能帮助我们增强信心和勇气,成为走出舒适区的推动力:

 

①信念——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建立目标感和使命感,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②定制化——调整行为方式,找到自己个性化的、最适合自己的、最自然的行为方式,减轻行动压力。

 

③清晰度——理智地了解清楚情况和挑战,掌握具体情况,让自己的目标和行动有清晰的方向和策略。


 

04

 

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才能走出舒适区?

 

(1)看清自己内心的恐惧

 

我们不敢行动和突破,是因为心中会本能地出现恐惧。

 

那么,首先就要看清,自己内心的这种恐惧是什么,自己在害怕什么。是害怕失去控制感,害怕结果不够完美,还是害怕遭到别人的否定?对于自己来说,是什么阻碍着自己前进?

 

(2)看到自己的限制和思维偏差

 

在尝试突破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思维偏差而限制了我们的行为反应,比如过度的消极想象、灾难化思维、绝对化思维、非此即彼思维等。

 

看到自己内心的恐惧,觉察到什么样的思维偏差影响着自己,也就能看到是什么在限制自己的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反应。

 

(3)进行假设验证和积极心理预演

 

当我们对未来不确定的事情进行想象时,负面的思维偏差会影响我们将结果想象得不那么美好,并将这种想象当成了现实,因而阻碍了我们进一步行动。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些想象和假设进行验证,通过反问、举证、驳斥等方式,打破虚假的负面想象,与现实进行分离。

 

然后,可以采用积极的心理预演,将事情未来的发展和可能性结果预演一遍。从这个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应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并对结果进行预估,从中获得控制感和确定感。

 

(4)采用小步子原理开始改变

 

突然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担忧总会让人不知所措,从而阻碍了我们的尝试。改变和突破并非要一下子有非常明显的表现,而是需要通过一步一步来进行。

 

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小步子原理开始改变的第一步,也就是专注在当下,先尝试一点点的变化,迈出第一小步,解决眼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成功来积累经验,加强成就感,推动自己继续前进。


 

结语


走出舒适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简单的事,也不是一件可以快速完成的事。它会存在许多挑战,也会出现许多反复。

 

它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有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去尝试并坚持下去。

 

最终,你曾经感到焦虑紧张的地方,也会成为你熟悉而轻松的新舒适区。



文:微格尔青
责任编辑:殷水

0

回复

想要突破自我,不过就是勇于走出舒适区-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微格尔青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微格尔青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