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好书共读

发布时间:2021-05-27 0评论 434阅读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好书共读-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你们好,我是魏知超。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跟你一起来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


-本书简介-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的作者叫罗杰·霍克,是美国门多西诺学院的心理学和性学教授。他精选出了40个在心理学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研究,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主要发现、后续的影响和批评等等。这本书目前已经出到第7版,非常畅销,在业内的评价也很高,国内不少高校的心理学专业都会拿这本书作为实验心理学或者心理学史的补充教材来用。所以说,这本书对我们而言,是一个了解心理学是做什么的很好的窗口。


这本书传达的一个核心观念是:心理学里很多思想、观念、理论上的进步,依赖的是方法学上的突破。一些心灵鸡汤文里经常提到这样一种观点:科学研究里提出好问题比什么都重要。但实际上,在真正的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往往是简单的,一个问题你想到的时候,世界上可能同时有上百个科学家同行都想到了。但真正难的地方在于如何证明问题。要有说服力地证明问题,那就必须借助于方法上的巧妙构思。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向读者展示了一代代心理学家是怎么通过精妙的实验设计,或者借助于新出现的技术,来验证他们的猜想,从而推动心理学观念和理论的进步。


尽管如此,大家也要明白,这本书里的40项研究并不能代表今天心理学研究的水准。当然,其中有一部分研究在今天看来仍然无懈可击,很了不起。


不过,另外也有一些离当今心理学的前沿的科研水平已经差得很远。但是,它们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们曾在历史上启发过很多人,并且很多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大概就是跟弗洛伊德有关的“研究”了。


在今天主流的心理学家看来,弗洛伊德那套东西完全是前科学时代的产物,就跟今天的医学家看待古代原始部落里的巫医一样。


你如果跟现代的主流心理学家说:你说的这样这样不对,人家弗洛伊德说是那样那样的,那这就有点像郭德纲在相声里说的段子——有人跟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还得选精煤,水洗煤不好。


拿弗洛伊德来反驳今天的心理学家,给人的感觉和郭德纲的段子是一样的。


尽管如此,《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里也还是收录了弗洛伊德女儿的关于防御心理的研究。书里类似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得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了。


所以,《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有两面性,它既是一本方法论,包含了心理学研究里很多实验设计方面的奇思妙想;同时也是一本心理学史。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历史的眼光。


-解读思路-


基于本书这样的一个定位,我在接下来的讲解中,重点展开来跟大家介绍的,是那些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方法上仍然显得巧妙、在实验设计思路上显得有想法的研究。而那些需要带上更多历史眼光看待的研究,除非它们的历史价值很重要,否则我们就略过了。没办法,节目篇幅有限,如果40项研究我们全部都没有取舍地说一遍,那节目根本就没法听了。


今天的主题:人的本性、能力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养成的?人身上的特性和能力,哪些受遗传影响较多,哪些受后天的成长环境影响较多?这涉及到书里的三个经典心理学研究。


-研究1:情绪化的艾尔波特-


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个研究现在被叫做“情绪化的小艾尔波特”研究。这个研究本身特别简单,但它影响很深远。它是心理学历史早期最著名,也可能是最臭名昭著的一个实验。主持这个实验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约翰·华生。华生想要用这个实验证明一个现在看来很极端的观点,那就是——人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喜好,完全是被后天的经验塑造出来的,而跟遗传没有一点关系。


华生之所以只认同经验的作用而忽视遗传,是因为他观察到人的很多行为习惯和喜好都是在生活里,通过条件反射的原理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这个词你应该不陌生,它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爱屋及乌”。我们本来喜欢或者讨厌A,但每次B都和A一起出现,那我们就会喜欢上B或者讨厌B。这种机制显然是一种后天的经验,而不是先天的遗传。


约翰·华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很狂妄的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设定的特定环境中成长,我可以保证,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乞丐和小偷。”


为了证明人的行为模式都是被后天的经验塑造的,华生就主持做了“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这个实验。他找到一个名叫艾尔波特的9个月大的孤儿,每次艾尔伯特接近一个白色的毛绒玩具的时候,研究人员就在他身后发出一声巨响,把他吓哭。把让人害怕的巨响和毛绒玩具绑定在一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结果,只要把这样的过程重复7次,以后哪怕不出现巨响,艾尔波特也对各种毛绒玩具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换句话说,小艾尔波特对毛绒玩具喜好通过条件反射被塑造出来了。


喜好可以被塑造,那么其他的行为模式自然也都可以。所以华生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不重要,经历过什么才重要。


尽管这个实验因为太不人道而备受指责,但它的结论当时还是很深入人心的。随着这个实验以及不少相关研究的出圈,在20世纪很长时间里,很多西方普通民众都相信遗传并不重要,都只看重后天的成长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


-研究2:同卵双胞胎的相似性-


但一直以来,很多科学家都对这个结论不太服气,他们相信遗传和环境对于人的品性和能力的塑造一定都起了作用。


但在试图证明这一点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关键困难,那就是我们到底怎么区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呢?这两种因素通常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比如说,你和你母亲一样都很幽默,那这是因为你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幽默的基因呢?还是因为你天天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察言观色,从母亲那儿学到了幽默感呢?只要你是被你母亲抚养长大的,遗传和环境就叠加在了一起,这个问题就给不出答案。


这个难题最后是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托马斯·鲍查得和大卫·莱肯解决的,他们在1990年发表了一项著名研究,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项经典研究。


这两位科学家的思路说起来很简单:只要找到两个具有相同基因的人,从出生起就把他们分开,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把他们抚养成人。然后,测量这两个人成年后的各种行为表现,如果发现相同之处很多,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些相同之处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


逻辑很简单,是吧?问题是:什么样的两个人是基因完全相同,但成长环境又完全不同的呢?答案是:被不同的家庭领养的同卵双胞胎。


同卵双胞胎具有完全一致的遗传结构,所以作用于他们的遗传因素是完全相同的。而世界各地实际上有不少因为各种原因从一出生起就被不同家庭领养的同卵双胞胎,这样一来,他们就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就成了这个研究的天然受试者。


于是,从1983年开始,两位科学家就陆续在各种机构、各种双胞胎活动中寻找这种从小被分开抚养的双胞胎。最后,他们成功找到了56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双胞胎,让他们完成了一系列人格特质量表、能力倾向测验和智力测验。然后统计双胞胎彼此之间在这些测验上的成绩有多相似。


与此同时,为了设置一个可以用来比较的基线条件,研究者们还找到了一群在同一个家庭里成长的同卵双胞胎,作为研究的对照组。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和个性主要是由环境塑造的,那么数据会出现什么样的模式呢?


如果环境的作用很大,那么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同卵双胞胎之间的相似度就应该比与分开成长的同卵双胞胎更高,对吧?


那么反过来,如果最后数据发现,分开成长和共同成长的同卵双胞胎在相似度上没有显著差别,那就说明双胞胎之间的相似是由相同的基因导致的,因为环境的差别根本就没造成什么影响。


而这个研究的实际结果支持的是后者。研究里发现,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各种生理、心理指标上的相似度几乎都不受环境影响。


比如说,在脑电波活动模式上,分开成长的双胞胎相似度是0.80,共同成长的双胞胎相似度是0.81,几乎无差别;在智力水平上,分开成长的双胞胎瑞文智力测验分数的相似度是0.78,共同成长的双胞胎相似度是0.76,几乎无差别;在人格、兴趣、宗教信仰上,也都是这种模式。


这个结果在当时发表后,是很让人惊讶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表明:人的很多差异都是由遗传因素(也就是基因)引起的,而不是后天生长的环境。这把刚才行为主义的那些论断彻底颠覆了。


这对那些信仰自由意志的人也是一个重大打击。如果人格、智力这些东西都是先天注定的?那后天努力还有什么用呢?这种困惑,也不对,也对。


说它不对,是因为遗传的作用虽然很大,但绝不是包圆了,不给环境因素留一点余地。比如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异大约有70%得归因于遗传,但毕竟还有30%的环境因素存在啊。


说它对呢,是因为遗传的作用可能比这个研究表面揭示出来的还要更大。这是因为遗传不单单只是塑造人的行为,实际上,它还会通过行为来塑造环境。比如说,一个天生情感丰富的孩子会表现出很多很富有感情的行为,这些行为会诱导父母对他做出更多的充满爱意的回应。这样一来,情感丰富这个遗传而来的特性就塑造出了一个充满爱的成长氛围——你看,遗传不止塑造行为,它还塑造了环境。


总之,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可能比今天科学家能了解到的还要更加复杂,这方面,今天的科学家也仍在探索之中。托马斯·鲍查得和大卫·莱肯的双胞胎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太有启发意义了,他们的研究思路至今还在启发着心理学家。


-研究3:婴儿的注视偏好-


好,说完了双胞胎研究,我们再来看另一项在方法上很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婴儿的注视偏好研究。


要考察先天后天这个问题,那难免就会涉及到对婴儿的研究。如果你想证明某一项特质或者能力是天生的,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看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有没有这种特质或者能力嘛。但麻烦在于,婴儿不会说话,婴儿没法直接告诉你他们知道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心理学家只能想办法通过间接地观察婴儿一些行为指标,来推断他们大脑里的认知过程。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克利夫兰西储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L·范茨就发现了这么一个行为指标,今天看来很简单,那就是婴儿对一个物体的注视时间。我们把一个婴儿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新物体拿给他们看的时候,婴儿盯着看的时间是有长有短的。有的物体,婴儿盯着看很久,才会把目光移开,有的只看了一小会儿就转到别处了。


之所以某些物体会让婴儿注视得更久,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喜欢,也可能是因为更好奇,但不论是什么原因,我们至少可以确定,如果A和B这两种物体引起的注视时间不同,那么婴儿肯定是“能区分这两者”,A和B在婴儿眼中肯定是不同类的东西。


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就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比如说,直到20世纪中期之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婴儿出生时是几乎没有任何知觉和感觉能力的,它们没法分辨圆形、方形,没法分辨曲线和直线图案,就更别提其他复杂的视觉信息了。只有通过后来跟环境不停互动,他们才会发展出分辨各种视觉信号的能力。


但罗伯特·范茨觉得不是这样,他认为婴儿先天就有分辨某些图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遗传的,是一种本能。怎么证明呢?方法是,拿不同的物体给婴儿看,记录他们对不同图形的注视时间是不是有系统性的差别。结果,范茨发现:哪怕是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对于很多图形的注视时间也是不同的。


这其中最有趣的发现,大概就是发现婴儿特别爱注视跟人脸相似的图形。在范茨的一个实验里,他给婴儿看三个椭圆图形,一个是人脸的简笔画,一个是人脸的变形,有点像京剧里的脸谱,最后是一个一部分黑、剩下是白的简单几何图案。


结果发现,婴儿最喜欢注视人脸简笔画,其次是人脸的变形,而对黑白几何图案几乎完全不感兴趣。这说明人刚一出生,就已经对人脸这么复杂且特殊的视觉信号有特别敏锐的感知力了。这从进化的角度其实很好理解,人类婴儿特别依赖于成人的照顾,因此对人脸的识别对婴儿来说有很重大的生存意义。于是,识别人脸这种能力被进化写进了基因里,成了人天生就具备的一种本能。


罗伯特·L·范茨的研究可以说是为后来的心理学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种通过注视时间来推测婴儿大脑中的认知过程的方法,后来几乎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里最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手段。直到今天,这也仍然是一种不落伍的研究方法。


-小结-


好,关于先天和后天这个问题,我们介绍完了《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的三个经典研究。这三个研究充分体现出了我们在开头提炼出的那个观点——人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是随着方法的进步而进步的。


在先天和后天这个问题上,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更容易被观察和被操纵,所以人们先对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有了很多的了解。后来,因为科学家找到了更多有效地考察先天遗传因素的好方法,我们对先天、后天问题的理解才变得更全面。

0

回复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好书共读-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壹心理鲸选学习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壹心理鲸选学习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