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好书共读

发布时间:2021-05-27 1评论 551阅读
《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好书共读-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王晶。有幸跟你一起来读《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这本书。


-本书简介-


当我读完这本书,最清晰的一个感受就是:这是我们中国心理咨询师对应中国的来访者内心需要,所写就的一本本土的临床工作感悟,是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内心成长路径。


这本书的作者张沛超老师,是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拥有跨学科综合型的学术背景,更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具备内在成长的坚实基础。他是理性天才与感性天才兼备的人。原因就在于,张沛超不仅学识广博,还能够把对生活中真实和通透的感悟,很好地编织到理性思维的世界中。


《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书名用了“人生不由自主”这个话题,强调自在的获得。


说起自在,在很多朋友心里,这和心理学似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可能会想到佛教、道教、传统文化里对自在这个词的解释。可是张沛超说:“当我们对人生有一个反向操作,引以为鉴的思路,规避之前的错误和风险,人生会很自然地渐入佳境,从而逐渐获得一个自在的心境。”


人生总有起伏,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收获成就感满足感,失败了,收获人生的经验。不走寻常路,因为走了会掉进上次掉下去的坑。每一次的不自在,带来的经验,都足以让我们离自在更近一些。


怎么才能好好地爱自己,爱他人?如何做到“人生由我不由他”在人生这个单行旅程上,走得更加理直气壮,自在享受呢?张沛超从专业的视角,给了大家很多平实的解读。从理性层面上,把生活中很多感性的情绪状态进行总结归纳。


在生活中感受失败的无助和痛苦,是人生常态,可是掉落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却未必对未来的路更有助益。张沛超选择看到人生的苦,也看到人生可以如何面对苦,也就是他所说的,“小自在的境界”。


-人生百态-


让我们带着对于这个自在的好奇,来做第一部分的解读:人生百态。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生全程都有着内在发展的规律,这也是咨询师在工作中借以评估来访人格水平的基础工具。这些规律就是人格发展理论,是一种人类学理论。主要有三种: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不只是人格,不同的情绪状态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集中出现,比如嫉妒出现在二元关系阶段,羡慕出现在俄狄浦斯期等。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需求,所以出现不同的情绪状态,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心理学,并期待从心理学中找到自在的人生。


张沛超自认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尽管我们在世间有如此多的说了不算,如此多的不自在,这个人生仍然值得一过,也仍然能够过得好。


在张沛超看来,一个人的原生家庭给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而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也在事物发展规律当中。有强迫特质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往往会呈现高焦虑状态;有控制需求的祖母,出现无能的父母几率就越大。


咨询中经常看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总是藏着家人情绪状态。尤其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刻长久的。


这就是“路径依赖效应”。曾经你的心受到一种影响,而有一种选择的倾向性,你后来的生活就会持续地加强这种倾向性,在你能够认识到它之前,这个影响就会一直存在。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那么,思考过去发生了什么,对应着心理发展规律上的哪个节点,并在未来做好准备去应对,才能对人生有更好的掌控感。


-人生三苦-


人生苦短,何谓苦?张沛超总结了三种苦。


1.没得到的苦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而没有得到所带来的欠缺感。这在我们现在社会里是非常普遍的。别人吃了什么、穿了什么、用了什么,甚至别人买了什么课,而我却没有。这些比较都会带来欠缺感。


如果再往内探索,比如很多在家长的否定中长大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求重要他人的肯定,很多单亲缺爱家庭里的孩子总是在找一个充满安全感、无条件的爱的环境。


这种没有得到的苦楚,形成了情结,停留在内心深处,不断搅扰着我们。


2.得到又怕失去的苦


本来拥有的可能会失去,让人感觉悲伤。丧失感,是得到又怕失去中最难过的一种,属于恐惧情绪中的死亡焦虑范畴。


3.失去后的思念之苦


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很多人无法接纳现实,不能很好的去做分离,也就导致个体的生命被已经丧失的东西抓住。就像祥林嫂,一遍一遍被已经失去的事物,攫取生命。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抑郁,可以说是与丧失的人发生了“认同”。我最美好的东西已经不在了,如何在想象当中,继续拥有这些东西呢,那就是我本人也要变得死气沉沉,这样的话,才能够保持与已经丧失的人的连接。


-离苦之道-


既然人生逃避不了苦,那怎么才能远离痛苦,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服务好自己,做好生命关怀呢?这本书分享了4种离苦之道。


1.第1种,叫“离苦得乐”。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主动想要离开痛苦。这是人惯常的思维。不过需要警惕的是,深陷痛苦中的人,通常都会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要尽快离开这种烦恼的情绪,离开让我不那么开心的人际关系,令人感到压抑的环境,生活中的逆境或者比较糟糕的家庭,心里当然是希望没有这些困扰。


可是,这些症状其实只是一种表现而已,如果我们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只是对症来把苦干掉,这个苦可能会形成个体的心智模式中,一遍遍地卷土重来。所以重点还是要看一看:这样的苦是不是在传递某种信息,需要我们改变内在?如果这个信息没有被正确理解,就有可能一苦未平一苦又起,很难感到自在。


2.第2种,叫“苦中作乐”。


当我们知道这个苦可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不是什么纯粹的坏东西的时候,虽然我们可能暂时无法控制它,但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接纳它。


比如,当抑郁症状出现。个体的情绪低落,意志减退,思维迟缓,各种欲望都比较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症状,被总体概括为“能量节省模式”,使得个体在能量较低的时候保证机体的存活,撑过某个难过的心理过程。


所以,当心理问题出现时,是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从积极视角,去看一下,这些症状给个体带来的好处和帮助是什么?锻炼一下自己的心智,对苦有一定耐受力,把苦作为一种慢下来向内看的提示,更智慧地帮助自己,这也许就是苦中作乐的含义。


3.第3种苦,是“以苦为乐”。


以苦为乐,是在艰苦的现实环境中,找到自己自在的乐趣,品出“苦”的味道。


我们如此地害怕痛苦、害怕消极情绪,其实是因为我们太过贪恋所谓的正面情绪。可是,过度强调正面情绪真的好吗?真的是我们身体、内心需要的吗?还是带有一丝从众心理呢?这可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逆境中别又一番风景,就像凉茶一样,味苦回口甘。当然这很难,不过是通向大自在的一条路。


4.第4种苦,是“不苦不乐”。


这是一种大自在。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会觉得人生一味。这并非让我们把自己的味觉变得麻木,而是在能够区分甜和苦的情况下,不再从知觉上特意地去区分。


所以不管生活是怎样的,无论是好是坏,没有那么多的分别心,坏的日子过起来也没有那么难熬,在没那么难熬的时候,你离随处自在也就不远了。


-心的转向-


对人生之苦简单分辨,促使我们觉察自己的处境,然而真正的内心疗愈,还是需要在你的内心里有所准备,接下来张沛超介绍了非常精彩的4个心的转向,为了疗愈做准备。


心的转向是指心朝着某个目标的时候。比如你很想要赚钱,那么你内心的目标,就转向钱。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4个转向分别是什么。


1.第1个转向,是从未来转向过去。寻找过去发生了什么?


遇到恋爱受困的年轻人,我总是听到他们的诉求说:老师,怎么才能让我在这段恋爱里获得真正的爱情?似乎把目标放在未来,才更踏实。


然而,当我们越关注未来的时候,越会忽略过去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尽管过去被称为过去,可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没有成功的过去,尤其是那些感觉非常不好的事件和感受,成为一些模式,总是不断地形成新的当下。


有时候,一个人以为自己完全摆脱了过去的模式,走到了与过去极端相反的位置上。却恰好印证了,过去的事件在他这里仍然没有过去,不然怎么可能找到完全相反的现在呢?


所以当我们心里有困惑的时候,不要急着想去找一个人问问:告诉我,我要怎么做才能拿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改变成:我要看一看,在我的过去发生了什么?当下的麻烦重复了什么?意味着什么?通过这样的训练,改变人生观,练习在自己的过去里,给现在的问题找到解药。


2.第2个转向,是从外界转向自己。找到关心自己的正确方式。


通常在亲子关系咨询中,会听到妈妈们这样说:“老师,老师,这孩子,太让我生气了”。是的,家长们往往认为是因为孩子的错,才导致自己情绪失控。


可在心理学的视角看:情绪,是个体对事件的不同认知带来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件的认知不同,带来的情绪也不同。


家长们往往会把自己失控的情绪,和打孩子之后的愧疚感,归咎于孩子不听话,这是“外归因”的模式,不利于亲子关系,更不利于孩子成长。也有一些家长,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或者对孩子不够理解,这是“内归因”的模式,相对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些。


归因模式,不仅影响着各种关系,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遇到事情,是积极从内在想办法,做自己能做的,接受自己不能做的。还是愤怒、抑郁、攻击、毁灭等伤害行为,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个体能不能觉察自己的心,好好的关心自己。


3.第3个转向是从行动转向好奇。是谋定而动还是轻举妄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都在强调行动力,“停下来思考”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


可是所有的行动都是好的吗?


张沛超举了一个例子,某一天晚上他的打印机出了问题,他并不着急用这个打印机,完全可以等第2天时间充足的时候再好好看。但是他有一种“要赶紧把它修好才能去睡觉”的想法,然后用力过猛,把墨盒往外一拉,卡在那里,搞不动了。


这就是一个妄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境,我们累积着很多自己没法控制的事情,而我们的心不喜欢蓄积这些不确定,这时我们就很容易焦虑,并把这些焦虑以妄动的形式发泄出来。


就拿打印机来说:别的事情我控制不了,难道还控制不了一个打印机吗?然而如果我们能及时觉察到自己的这个焦虑,觉察到自己妄动的做法,就可以使得个体的心在稳定的状态下,朝向过去,在关心自己的位置上,形成对自我的好奇。


可以说,妄动是一种比较愚蠢的好奇,而关心自己的情绪是一种温和的好奇,这就是理解自己内心发生了什么的过程。当一个人,逐渐有了探索情绪出现时内心发生了什么的好奇。他就已经走在了自在的路上。


4.第4个转向是从实体转向缘起。


要得到自在,更全面地思考心理问题,可参照这4个步骤:


①这个心理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②它在什么的情况下出现?


③在它出现之前,生活发生了什么?


④当它出现之后,给生活带来了什么?


这些思考有助于我们去发现更复杂多面的原因。通常我们会比较理性地看待心理问题,探求个人的症状和表现上的疗愈,这就是在实体的层面上。


可是心理咨询中,总是会发现:个人咨询做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对他原生家庭的分析,乃至最后变成对普遍的文化的好奇、反思和重新理解。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变化,都离不开家庭环境、社会发展、文化经济等大环境的影响。脱离环境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同样,脱离环境分析的个体分析也是无效的。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有助于看到群体的发展方向;了解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有助于看到个体行为模式的来源。


有的人说,不想要自己活得那么明白,仿佛明白了,就会不开心不快活。有的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用想。”可是荣格说:“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你却称其为命运。”


糊涂不明白只能到处寻找自在,明白装糊涂是为了享受自在。获得了4个转向的方法,就已经获得了一个瞬间的自在了。

0

回复

《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好书共读-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壹心理鲸选学习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壹心理鲸选学习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