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答疑馆 | 全职宝妈,难过的时候我想从楼梯上摔下去。

发布时间:2021-01-01 9评论 5150阅读
答疑馆 | 全职宝妈,难过的时候我想从楼梯上摔下去。-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问答

全职宝妈,难过的时候,我想从楼梯上摔下去……

回答56有用286


我是全职妈妈,有两个宝宝,大宝两岁,小宝五个月,我和我婆婆一起带两个孩子,我公公在老家工作,我昨天晚上和我老公发生了争执,他说我对他的态度对他父母的态度对他朋友的态度以及看待事物的态度,和他想的不一样,我现在好糟糕,我好难。



心理圈圈主~洗心岛:立志做摄影界文笔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八卦界养宠物最棒的段子手

Ta的主页


你好啊,我是咨询师岛哥,很愿意与你探讨你的困惑。我的基本态度是:不要被老公的钩子钓成了鱼,而是温和而坚定地回答他,戳破他的“气”球。




两个孩子全职妈妈的你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候


从你的描述中,你作为全职妈妈,与婆婆一起照顾两个年幼的宝贝。我的感觉,现在正是你最艰难的时候。原因有三: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大宝两岁,小宝五个月,孩子正是难带的时候,可能其中一个还在哺乳期,另外一个孩子学会走路说话不久,可能还缠着妈妈;


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二宝才五个月,你可能正处在生育后的恢复期,身心俱疲,状况都需要进一步调整


从婆媳的角度来说,婆媳关系是天下第一难的关系。你不仅要小心谨慎地关注孩子和自己,甚至还要与婆婆斗智斗力,为了养育孩子和生活习惯等争取自己应有的利益。


可以说,这半年来,你可能一直是“蓝受香菇”的状态,能不陷入产后抑郁的状态,还能坚持下来,已经是相当的坚强和不容易了,为你点赞。




不要被老公的钩子钓成了鱼


在你最难的时候,老公不仅不理解你,还与你发生了争执,原因是他觉得你对他、他父母、朋友的态度跟他不一样,甚至总结到看待事物的态度都跟他不一样的角度。


这让你很憋屈,很愤怒,很无助,“难过的时候,我想从楼梯上摔下去”


这样的感觉确实让你感受很糟糕,甚至有了冲动的想法。抱抱!


然而,你知道么?你老公的说法可能只是他的钩子,你可能差点成了他的鱼。


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出了这样的话?按照你的说法,推测可能是你昨天与他争执的时候。


在争执的时候,都是每个人最无助最愤怒的时候。这时候,都容易把最伤人最无理的话语像块砖头一样抛出来,杀伤力越大,表明说话的人受的伤越重,越是个小孩子。因为,他自己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退行】到童年的时候。


然而,他的愤怒从哪里来的呢?从你的说法来看,主要是【态度】问题,而且主要是对他、他朋友、他父母的态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除他之外,他朋友与他父母本身就是他的化身,他的缩影,另外一个他。


换句话来说,可能有人对他的态度,让他非常不爽,可惜他无法表达愤怒,正好你们在争执,你惹怒了他,往枪口上撞,只好把火撒在你这里,你成了他堵枪眼的人。


让他无法表达愤怒的,可能是他的领导他的上司,也可能是你,或者是他的母亲。


或许,白天在单位他受到领导的批评,最近又受到母亲关于你的埋怨,朋友的奚落等。毕竟,母亲来与媳妇同住带孩子也不一定好受,而孩子太小可能影响了他的社交等等。


或者,你们争执的原因,可能正是你表达对她母亲生活习惯的不满,对他的不满。这让他感到无力且愤怒。


于是,你触动了他的【情绪按键】,成为了他枪口下的炮灰。





温和而坚定地回应让他成为泄了气的 “气球”


那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回复他并“狠狠”地暴打他一番呢?


从你的表述来看,你并没有表述你们之间其他方面、其他时间出现争执,那么,可能你们平时还是比较恩爱的。


那么,他愤怒的当时,就是个充满气的气球,只需要轻轻一戳,就能把他戳破。


你或许只要回他一句:“人和人之间想法当然不一样。世界上都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就是你的孪生兄弟或者姐妹跟你想法也会不一样。


或许,类似的话,温和而坚定,能让他哭笑不得,却又似乎满含真理。


前提是,你要理解,由于【三观、家庭教养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想法肯定不一样,哪怕是同胞兄弟姐妹。


这样,你就看清了事实的真相,你会发现,或许他就是个纸老虎。或许,你也会对自己极端的想法哑然失笑。


平常,你还可以【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当情绪来临时,可以做做【正念冥想】觉察并关照它,事后,可以通过【书写疗愈】来释放它。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借鉴和思考。


我是洗心岛,世界和我爱着你。



Swallow ZH:斜杠青年一枚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用心呈上一个暖心抱抱!

你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宝妈,好辛苦!真伟大!真心为你竖起大拇指!佩服!!这项工作不是谁都能做好的。

话说回来哦,小孩子是最难带的,你要时时刻刻保持注意力都在他们身上,有点分散可能都会出现问题。照顾孩子,心太累!

除了这部分,我还看到:
=你和婆婆一起带孩子
=你和老公发生了争执,并且他抱怨你对他的态度,对他朋友的态度,对他父母的态度,以及看待事物的态度,和他想的不一样
=你感觉很糟糕,很难,想从楼梯上摔下去

分析与建议:
1、两代人对育儿观念可能会有不同,而且公公在老家,与婆婆是分离状态,婆婆可能也会产生焦虑。这部分可以设想一个时间,对育儿预设一个期待,例如大宝两岁了,还有一年可能要入园了,那时就会轻松一些了。人最怕的就是像蒙着眼低头拉磨的毛驴无休无止,没有尽头,有期盼才会有动力。

2、发生争执说明互相不能理解,不能同理,不能同频了,各说各的,互相并没有听见。设想:开个家庭会议,讨论一下,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来个角色互换,宝妈也需要放假休息一下,宝爸也需要带娃,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同时体验到宝妈的辛苦,也减缓来自工作的压力。


在没有情绪,不发生争执的时候,互通一下,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怎么样才是个标准,有一本书《可复制的领导力》,可拿来了解一下。怎样说,怎样表达才是完全让对方明白你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当结果出现的时候才发现你开始就没有理解了我所需要的哪部分。默契度也是需要磨合的。

3、有机会多学习,多成长,让自己内心有力量,做全职宝妈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科学规划,增强自信。难受的部分,也正是需要成长的部分,如果自己找不到,可多参加一些团体活动,比如其他宝妈的互助成长小组,闺蜜的小聚会,宝妈也不要脱离社会。


带着大宝二宝,婆婆一起走出去,让婆婆也多一些和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宝宝们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成长会比较好。

希望能帮到你缓解一下压力。 



有梦想的唐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Ta的主页



你好,从你的描述中看到了你的委屈、愤怒和无力。我想引发你这种情绪的最根源的“卡点”在于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的被否定,所以,我们就从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的“被否定”?>


每个人都不喜欢被否定,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否定,更让我们感到雪上加霜,所以,当你和老公发生争执的时候,你感觉“好糟糕”。糟糕,就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感觉,简单说,你老公否定了你(说你和他想的不一样)——进而激发了你对自己的否定。所以,我们“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的被否定”这件事,显得尤为重要。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你探讨:


1.“你和我想象中不同”——这是一种否定吗?


当你把老公说“你和他想象中不同”当成对你的否定的时候,就代表着你认同了一个观点:你【应该】和他想象中一样。所以,当你没有和他想象中一样的时候,你就“错”了


但是,如果你运用智力,对这个前提稍作追究,就会发现这根本是一个伪命题。试问,谁能完全符合别人的想象呢?如果你老公因为你没有符合他的想象而愤怒,那么也许,该反思和检讨的人,不是你,而是他——他是不是对你抱有【理想化】的期待呢?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是不是根本就是一个妄想呢


到这里,也许你会有点恍然大悟:“错”不在你,为何你要难过?


2.试图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是你把自己【理想化】了


刚才说到,你老公有不切实际的愿望,对你有理想化的想法,并因自己的愿望没有达成,而对你产生了愤怒的情绪。这说明你老公还不够成熟。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接招”呢?为什么当别人对你有期待的时候,你就不由自主的想要满足别人呢?并且还因为没有满足别人,而心生内疚和自责,甚至认为自己“很糟糕”呢?


究其本质,是因为你也把自己【理想化】了。简单说,你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这是一种很深的【自恋】。


在这里,我想要简单解释一下,”理想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常常会使用它,来让自己感到舒服。


3.认同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这种思维模式是怎么产生的?


“别人提出要求——自己就应该尽量满足”:这其实是一种自动化思维模式。你对老公的认同,源于早年你对父母的认同。简单说,你和老公的关系,其实是你在童年时和父母关系的翻版。


当你幼小时,必须依赖父母的庇护才能安全长大,所以这成为了你的一种内在模式——渴望讨好父母,希望获得父母的认可,如果父母不认可,你就会感觉自己做错了。之所以产生这种思维模式,是因为你的父母没有很恰当的对待你,在养育你的过程中,没有给到你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他们会向你传递一种信号,当你顺从、听话时,你就是“好孩子”,就会得到父母的奖励,反之,就是“坏孩子”,会遭到惩罚。


久而久之,你就内化了这种模式。你的【真自我】没有被很好的发展出来,而产生了一个【假自我】,这个假自我,必须依靠别人的肯定才能活下去。所以,它很脆弱,一碰就倒。就像你这样,当外界环境一发生变化——比如老公指责了你,你就难过的“想要从楼梯摔下去”。


4.怎么才能不被别人的否定影响呢?


也许看到这里,你对自己为何会产生这种强烈的情绪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但你可能更想知道,应该如何不被这种声音影响呢?


关于这个问题,最根本的答案是,重新构建你的【真自我】,当你的【真自我】坚如磐石时,别人再怎么否定你、批判你,都很难撼动你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但是问题在于,构建真自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你大概也需要一些具体的指导。所以接下来,我就跟你谈谈我的建议:


① 认知层面:否定,只是对方的表达


每个人都在用各种方式发出声音,表达ta自己,表达无罪,但这是自己的事情


比如,你老公表达对你的不满,这是他的事,他在他的边界里发出声音,而你是否“接招”,其实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就如前文所说,你“自动化”的接受了他的要求,其实这本应是你自己边界内的事情,你本来是有选择权的,只是自己放弃了而已。那么重新捡起来就好。


②  回到真实世界:分清感受和事实


我们常常被感受打败,比如被老公否定,就觉得很委屈、愤怒。但是我希望你先从意识层面知道,这是你的感觉,而非事实。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现在的感觉,是由过去的经验自动化产生的,比如小时候你父母批评你的时候,你也会有羞耻感,并且很受伤。但是现在是真实事实是:你是一个成年人,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人能真正伤害你,比如你老公,他对你不满又怎样呢?难道他能决定你的生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感受是真实的,但也是虚幻的。它们来自生命早期的经验,但却与你当下真正的现实不符


③  接纳自己:寻找自我支持系统


也许你会困惑:难道我就应该我行我素,别人说什么我都不管不顾吗?这种想法混淆了两个概念:接纳自己(肯定自我价值)和放弃成长。


接纳自己的意思,是客观真实的接纳自己的一切,但不对自己的“缺点”产生羞耻感和自我攻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成长。


所以,这个问题个核心在于”不对自己产生攻击“,最常见的攻击就是羞耻感。比如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你一方面委屈愤怒,另一方面也会感到内疚和羞耻。


你可以尝试寻找自我支持系统,构建真正的自我价值。比如,正确的认识“全职妈妈”这个职业——也许在你潜意识里,你认为全职妈妈是弱势的(因为不挣钱),所以你需要动用理性思维,看到自己做全职妈妈的价值所在——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构建孩子的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你还可以尝试从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家庭)中走出来,和外界链接,从别人的反馈中,看到自己的资源——你不止有作为妻子、母亲的价值,更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


当然,最根本的价值,是来自于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这种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价值,不以你的年龄、收入、长相、地位等等各种世俗的标准评判,只要你是一个“人”,价值都是平等的。如果你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你还会拓展到“万物皆平等”的范畴。


构建自我价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我希望你能够尝试,也许曾经的父母没有给到你恰当的对待,但是成年后的你,依然可以并应该为自己负责——你可以用接纳、宽容、理解、支持的态度对待自己,重新抚养自己。


祝福你。



叶映红:让我们一起用爱的声音温暖全世界 让我们一起用善的行为帮助全人类。

Ta主页


【叶映红?觉知觉醒】


两个孩子的全职宝妈在目前全民焦虑的时代,想来也是被裹挟着一路经历了
离开工作岗位后失落感!
得不到家人肯定无助感!
没有经济基础的无望感!


…………两年的居家相夫教子,从一开始时的信心满满到如今的苦不堪言,从无力改变现状到合理化自己的一举一动,无不透射着我们日积月累情绪带来的各种身体不适,同时因为你的第二个孩子才五个月,而且两个孩子出身时间相距很近,从生理机制来讲你身体各种机能下降,比如泌乳素降低带来的就是产后抑郁。

我好奇你一开始说的一句话【我想从楼上摔下去】
是否意味着你想制造一个意外事件,让大家都能心安理得接受你现在是因为发生意外而无法再带两个孩子?
还是你不想把自己内在感受告诉身边最亲近的人,让他们因此产生一个自然想法,你现在受了意外伤害所以不用再要求你做些什么了?


又或者想继续筑起一道坚固堡垒把自己好好的保护起来而不会一次次被伤害?
亲爱的真的心疼你,你想做一个孤单英雄独自一人去和你的情绪战斗对抗到体无完肤为止,甚至死磕到底吗?

【所有情绪都有其正面价值,除了憎恨和嫉妒】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就请一定记住这句话,好好的去用,用到你的生活中工作中,用到你的夫妻关系中,用到你的亲子关系中,一定会发生匪夷所思的变化,你相信吗?

当我们每天觉得自己好糟糕,好难的时候只是再给自己情绪贴更多理性化的标签而已。心理学有三种功效,其中一大功效就是【觉察自己】


觉察自己什么呢?
【认知】【情绪】【身体】
你今天短短几行文字都只是在用你的认知做评判,所有痛苦就是来自我们认知与内在感受不相符,问问自己当老公说我态度问题的时候,我的身体哪些部位出现了一些反应,我在难过什么?好糟糕的哪些事情即将发生?只有我们不断往内看到被情绪控制的小孩真实需求,这就是一个把我们潜意识显化为意识的过程。

当然,这不一定你一个人就能搞定的,建议你找个心理咨询师一起去探索一下我们生命当中曾经发生的,当下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人或者事,有个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创造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白鸟:心理学爱好者,期待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心理学中学到知识,获得个人成长

Ta的主页


你好,题主,抱抱你啊,别难过,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和丈夫看待事物的想法不同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经历不同,读过的书不同,个体之间,当然会存在差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灵魂。

一个人所具有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你自己的所学所知,这些是影响我们判断力的因素,所以看待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很正常。

记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所共同认知的道德基准,如果你的想法没有超出社会的公共认知,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要知道。历史上很多伟人产生了超前的卓越的想法
,一开始都是不被人们理解的。

我们的自我在大环境下考验下,结合个人的感受来做出行为,不适则改善,让自己到舒服的状态,就像题主现在来提问,解决焦虑。

✔️你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要多思考,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在思考中增强自我认同感,由于生理原因,题主现在就是脆弱的时期,需要家人的关爱,更需要自己努力去克服这种脆弱,因为自我认知到问题,做出改变是度过这段时期最好的态度。

✔️面对人生也是,需要我们自己面对,怎样做好一个青年人?怎样做好一个妈妈?怎样做好一个妻子?怎样做好一个儿媳?这些不同的人生体验,是成长所要面对的,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成长,题主可以加入同样的圈子,共同面对产后抑郁,一起增加勇气


听到你说,丈夫说你对他,对他的父母态度不同,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前面也说到了,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也是能体现这一点,喜好不同。

✔️同样的一件事对于丈夫来说,你做了可能在他的眼里是不正确的,在你的眼里可能就是值得肯定的,丈夫不了解你有这种看法的原因,所以没有办法理解,你自己需要想明白自己有这种想法的原因,然后与丈夫沟通,我想他会理解的。如果在思考沟通过后,你们都觉得这个想法不太合适,可以一起改善,这是两个人在共同进步,会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比如:不喜欢吃糖,因为之前吃糖身体生过大病,所以下意识对糖的感觉会不太好,但是丈夫喜欢糖,爱好甜食,下意识会做出倾向于甜食的行为,这就会有差异,在口味方面是,在其他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原因。多思考,多沟通

☀️个人感觉丈夫在这个故事中表现的有一点不成熟,可能是我了解的不够全面,因为两个人走到一起,是需要了解对方,并能够接纳对方,双方有对对方的理解,支持,尊重彼此的差异。

✔️还是希望题主能多关注自身的情感需求,关注自我意识,保持思考,保持客观判断的态度,从很本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爱自己,也爱身边的人,理解接纳自己的不同,也接纳别人

产后抑郁将有相同感受的你们放到社会上成为了一个群体,当下社会对产后抑郁给妈妈们带来影响的意识不够强,很可能让你们感受到面对社会时的孤独,请彼此相互依靠,也多和身边的人沟通,我想,社会让多一个理解产后抑郁的人,下一个有产后抑郁的妈妈诞生时,就会多一点幸福,多受到一点关爱。

加油,妈妈们,世界和我爱着你们。



0

回复

答疑馆 | 全职宝妈,难过的时候我想从楼梯上摔下去。-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人生答疑馆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私信

人生答疑馆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

每一种付出,都值得被鼓励
  • 1元
  • 2元
  • 5元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
打赏是什么?如何开通
请根据你的付款情况点击以下按钮
已付款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