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成本:绊脚石vs助推器

发布时间:2020-12-17 3评论 3674阅读
沉没成本:绊脚石vs助推器-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什么是沉没成本?


这是一种沉没且无法打捞的历史成本,也就是已经付出并永远无法回收的东西,可能是你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或感情…


事实上,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很多人认为理性的决策者应该做的是不去考虑它比如一些“断舍离”的理念以及覆水难收的道理,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去浪费时间和精力在那些困扰我们的事情上,而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依旧常常无法克服想要挽回的意愿,进而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


因此,“沉没成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几乎随处可见。

 

举个例子:


我曾经在一个美发店充了几百块钱,有一次他们搞活动,说再充一些钱,会有更多的折扣和福利。充到5000可以送十次洗剪吹,充到8000可以送十次肩颈护理,充到10000可以送十次洗剪吹加十次面部美容,充得越多,折扣也越多。


然后,我就充到了5000块,省了十次洗剪吹的钱,多了一些折扣。后来,虽然那家理发店离我家比较远,而且每次理发都需要等很长时间,店里的服务人员态度也不好,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每次都选择去他们那理发,尽管在那里的体验不好,而且还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和去等待。

 

这就是“沉没成本”在起作用,因为我觉得我在那充了钱,我去他们家理发就不用再花钱了,直接刷卡里的钱就好,如此,他们就成功地把顾客绑定在了他们店里,固定到他们那里去消费。这是一种理发店惯用的营销手段,尽管人们也懂这里面的套路,但还是会有很多人会继续充卡,继续在这家店消费。

 

再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和公司的同事们一起去参观一个景区,当时是国庆节,人特别多,我们排除万难,终于到达了景区的停车场,却发现景区里人山人海,十分拥挤。


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会开车返回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返回的,因为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我们的脑海里响着:来都来了总要进去看一看吧


是的,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们后来又花了一个小时找停车位,接着在人潮拥挤推搡着逛完所有的景点带着牵强的笑容拍了几张背景全是人的游客照

 

我们出来旅行的目的,本来是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一下,期待的是悠闲地快乐地游玩,结果,在这样一天的结束时刻,我们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反而非常疲惫。

 

有位同事说:当初还不如不进景区找个地方睡睡觉,喝喝茶,吃点点心,聊聊天,难道不香吗?

 

的确,我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期待出去旅行,希望得到审美享受和休闲放松,但当下一次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我们还是会带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做出同样的选择。这就是“沉没成本”的隐形力量。

  

的确,“沉没成本”似乎常常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阻碍我们进行理性的决策,让人感觉到被束缚,很多时候,都无法挣脱它的影响:办了卡,舍不得卡里的钱,就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固定到一家店消费;恋爱的时候,想分手,但看到曾经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就陷入纠结状态,觉得真的分手,会很不甘心……

 

为什么会不甘心?

 

主要有两大原因:


1、人们都有损失厌恶的心理


是指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要大于获得的快乐,所以人们天生对于损失这件事更加敏感。具体而言,先期的投入常被视为是潜在损失,由于损失厌恶心理的存在,决策者相比承认失误而接受一定的损失,更倾向于对沉没成本增加投资,以期规避和减少损失。


损失厌恶心理会让你觉得:已经投入了,那就继续投入吧,说不定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2自我辩解的心理动机


自我辩解属于一种防御机制,意思是当一个人出现认知失调(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信念是不一致的)时,这个人会找各种理由去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或者否认任何有关这个行为的负面评价和负面结果。


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承认自己是错误的真的很难,因为这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会对自己造成心理伤害。人们都是趋利避害的,怎么会去主动伤害自己呢?

 

然而,沉没成本真的只会阻碍我们的理性决策,是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吗


当然不是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沉没成本也一样。当我们看到它的积极面,你会发现它会是你自我管理中的“助推器”


喜欢心理学的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通过转发朋友圈或群聊获得一些公益课程,由于这些课程是免费的,我们很少会去重视它们,常常被我们“束之高阁”。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利用“沉没成本”,报一些付费课程,我们就会因为“沉没的”学习费用,觉得不甘心,从而就有了一股力量,推动着我们去坚持学习。

 

当你想要减肥,如果你想通过自律,坚持每天去跑步或者其他一些免费的健身运动,你会发现,很难坚持下去。但是,如果你下决心办了一张健身房的卡,那么,“沉没的”卡费就会成为你的助推力,帮助你坚持健身,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

 

当你对某件事情一直处于拖延的状态,那么,你只需要做到两个字,就是:行动!


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你动起来,就付出了“沉没成本”,这个成本会激励你继续下去,直到成功。


因此,“沉没成本”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它。

 

对于那些阻碍我们进行理性选择的“沉没成本”,我们要有能够辨别的能力,在决策时,尽自我所能去克服它的干扰,断舍离过后,向前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而对于那些有助于我们进步的“沉没成本”,我们需要去创造,去让它成为我们自我管理的“助推器”,帮助我们更好地坚持计划,走向成功。


原创:湘遇成欢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回复

沉没成本:绊脚石vs助推器-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湘遇成欢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私信

湘遇成欢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