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上眼睛,是否问题真的就消失了

发布时间:2020-10-30 2评论 386阅读
蒙上眼睛,是否问题真的就消失了-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当危险来临时,人的本能是战或逃,你选择的是哪个?


在21世纪,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就意味着被淘汰。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看见形形色色为生活努力奔波的人们。还有许多被压力击垮一蹶不振的人们。生活压力大,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的一个共同问题。


由于现在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进步,就业似乎也成为了一大难题。有的人可以迎难之上,而有的却在社会的不断打击下,选择了逃避问题,似乎只要自己不去想,问题就消失了。就好像自己把眼睛蒙上了一样。可是现实的问题不去解决并不会消失。今天就讲一下逃避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改变这个处境。


我有一个朋友,我就称它为小a吧(因涉及到个人隐私所以故事中我用的化名,写之前已经得到对方的同意了)小a已经结婚两年了,期间从事的工作总是很短暂,无法长期坚持。现在他已经很久没有去工作了,经常去钓鱼。


家里人对此也经常责骂他,让他很焦虑。当他向我说明情况后,我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你没有尝试去找工作那、’他回答说:“我有去尝试找工作,但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坚持不下来,我总是感到很累,我感觉自己很没用,我不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疫情后一直在家待着,我似乎变得很懒,已经习惯这样了,钓鱼是唯一让我感到放松的方式。”


在他的叙述中,能够发现,他应对现在找工作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逃避.首先他已经在长期的待业中习惯了在家中,而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加上他之前的就业经历也不太愉快,都没有长久,无疑又强化了他不想工作的状态.在逃避的背后,更多的是他无法面对自己的不足,无发正确的审视自己.


而家人的批评,责怪,更加让他陷入了自我责怪,自我批评的泥潭之中.以至于让他产生了自我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为了逃避这些情绪,他选择钓鱼来放松心情,可钓鱼并不能解决他的经济问题,所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逃避心理,即是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轻易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


逃避是趋利避害的表现,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很多人对趋利避害上瘾,只要一感觉不舒服马上就另外寻找慰籍,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认知和体验。


逃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作用是保护自己的自我价值。同时通过逃避首先在第一时间减轻或者避免直面问题的焦虑情绪。而且,逃避有可能增加了自身对他人的依赖,这样就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逃避既然这么多好处,我为什么不逃避呢。通常这些奖励就会使逃避者增加他的逃避行为。


然而,逃避会给人带来悔恨和自卑,从而增加了逃避者的焦虑情绪。有时候,问题还在,因为没被即使解决,所以问题变得更严峻。有时候有些问题你不能再逃避了。逃避也不是解决问题根本的办法。于是,你决定下一刻不在逃避。


可是,大了下一刻,你又会因为你的惯性,再次回到了逃避问题的恶循环。(选段引用李旗)


那么怎样让自己脱离这个怪圈呢?


当遇到困难时,如果我们选择了逃避,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接纳自己,正视困难,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克服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摒弃逃避心理,勇敢面对,追求幸福生活。  


勇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和矛盾,不要去纠结到底是谁的错和责任,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麻烦,如果能多反省自己,对待别人更加宽容,同时不为外部的事情和干扰所困惑,理性对待一切,不回避矛盾和冲突, 这样不仅自己内心会获得平静,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人在一生中,会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如果我们能勇敢接受挑战,才能有机会不断提高自我,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看到人生更多的美景,体会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当对某些事感到痛苦时,要想办法疏导这些不良情绪,不要将这些情绪积压在潜意识中,一旦压抑太多,潜意识会忠实地依照讯息,在情境来临时去实现一些极端行为,让自己解脱,酿成不幸。  


保持年轻的心态。即便人已年迈,身体病痛很多,也要接受事实,承认每个人都要面临衰老,保持年轻乐观的心,积极锻炼身体,开朗豁达,有利于消除病魔,恢复元气,不要以为年纪一大,一得病就好象天要倒塌下来一样,自暴自弃,逃避现实,终日抑郁寡欢。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能力,顺应历史的变革,让自己更具竞争力,而不是因循守旧,因为不习惯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变革而逃避竞争,变得退缩,陷入绝望,这种不好的心态会使自己陷入不如意的境地,放弃所有努力,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


主观因素


  • 过分自信。盲目的自信,影响了正确的认识自我,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  

  • 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


客观因素:


  • 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逃避心理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  

  • 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不知道该怎么做。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正确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要选择逃避问题,因为这样问题只会恶化。加油,生活还是要继续呀。

原创:仙女牌心灵鸡汤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回复

蒙上眼睛,是否问题真的就消失了-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心理健康指导师

TA在等你的回复~

(不超过200字)

提交回复
向下加载更多
蒙上眼睛,是否问题真的就消失了-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心理健康指导师

我是一名心理健康指导师,在校期间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希望通过交流,能够让来访者找到心灵的方向。我喜欢这个行业,更多是因为,咨询其实是一个互相疗愈的过程。目前本人在工作室从事线上咨询工作,有意咨询的朋友,可以??我。50/h

私信

心理健康指导师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