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安心
来源:心榜(ID:psytop)
数据显示,在美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饱受心理疾病的折磨,但只有七成的人能有机会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费用、获取方式和羞耻感,而通过手机在线的方式就可以把这些阻碍解决掉。
这不仅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如果你想要帮助别人,必须学会站在对方的位置,并以他们最舒适的状态进行交流。
当今社会,如果你扫视周围一圈,会发现每个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不停得收发消息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治疗搬到手机上来,让它变得像使用 Facebook, Instagram 和 Snapchat 等软件那样自然而舒服。—— Talkspace创始人 Roni Frank
-01-
从美国数字心理健康行业异军突起的 Talkspace
2012 年 - 2015 年美国数字心理健康行业风起云涌,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产品,包括巨无霸 Quartet 、B端宠儿 Lyra Health 、灵魂歌者 Headspace 等等,还有我们今天要谈到的 —— 在线“话疗”开创者 Talkspace 。
不同于 1440 Multiversity “世外桃源”般的实体空间,Talkspace 的立身之本是“随时在线”;
不同于 CIIS 的正统教育和整合理念, Talkspace 的创新之处在于“社交内核”和碎片化沟通;
不同于茶隼冥想中心精致的视觉体验, Talkspace 见素抱朴,选择了最世俗也是成本最低的文本作为治疗载体。
如果我们把 Talkspace 喻化成人的话,那她一定是一个太极拳高手,深谙顺其自然和借力打力的精髓。
-02-
6年超百万用户,2000+心理治疗师入驻
Talkspace成立于2012年,以订阅的形式提供服务,用户可以选择通过不限量短信、语音或视频的方式向远程治疗师求诊,收费标准最低为 12 美元/周,最高 49 美元/周,区分在于用户选择按年付费还是按周付费。
目前除了传统的文本治疗,还延伸出了婚姻咨询和社交成瘾两个产品线,并在今年开始涉及处方药领域。平台目前拥有独立个人用户超过 100 万名,执业心理治疗师 2000 余名,美国市场占有率达 10%。
2017 年 9 月完成 3100万 美元的 C 轮融资,由 Qumra Capital 领投,Talkspace 将用这笔融资继续探索 To B 的商业模式,并招募更多的治疗师。
软件使用 256 位加密技术对诊疗信息进行加密,如果问题难以启齿,甚至可选择匿名使用 Talkspace 服务,并且通过第三方支付服务来支付费用。
UI 方面,以“宇宙的神秘之色” —— 蓝绿色为主,导航栏不超过5个菜单,功能分区明确,交互流畅,引导转化自然植入,软件整体极简且实用。
-03-
游泳传奇“大鲨鱼”菲尔普斯代言
颠覆大众对心理治疗认知
Talkspace 的创始团队多是通信、软件和医疗方面的理工科背景,但这丝毫没有埋没他们市场创意方面的天赋。
2015 年,Talkspace 在推出她的新产品 —— “社交成瘾疗法”时,在纽约街头摆放了 30 英尺长的镜子屋,通过行为艺术,提醒人们放下手机,看看现实中的美好,Internet Bussiness Times、The Voice、Social Media Today 等多家媒体争先进行了报道。
2018 年 5 月,Talkspace 更是请来了游泳传奇“大鲨鱼”菲尔普斯作为代言人,揭开了心理治疗隐秘而略带羞耻感的面纱,颠覆了大众对心理治疗的传统认知。Talkspace还因此获得了 Facebook 的免费推广,赚了人气也省了推广费。
-04-
Talkspace 的心理治疗效果如何?
这是目前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Talkspace 最初的目标是让更多人获得心理治疗,创始人 Frank 曾说,“我想把提高心理治疗可及性作为毕生的事业”,确实同在线教育一样,可及性一直是心理咨询行业的掣肘。
所以尽管文本治疗推出后饱受专业人士的诟病,但是依然阻挡不了资本、大众尤其是心理治疗师对 Talkspace 的青睐。
很多 Talkspace 上的心理咨询师已将这个平台当作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工作,不再受制于空间限制,同时也提高了时间的利用度。
当然,”可及性“并非一定与“有效性”冲突,2015 年 Talkspace 曾联合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通过实证研究证明 Talkspace 的远程心理治疗与传统医疗的疗效不分伯仲。
部分实验结果如下:
1. 患者在接受 Talkspace 远程心理治疗 3.86 个月之后,能获得较传统治疗更好的效果;
2. 同样的治疗效果, Talkspace 远程心理治疗的成本只是传统治疗的三分之一。
3. Talkspace 远程心理治疗的医患关系稳定程度与传统治疗相近;
4. 此外 Talkspace 远程心理治疗在便捷性、及时性和匹配性方面都优于传统治疗。
-05-
哪些值得中国的数字心理健康从业者借鉴的?
1. 数据留存:提高初诊和分流效率。
当今是数字时代,每个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数字资产。根据一些调查数据,目前通过平台导入的流量,近八成转化成线下咨询,无法进行很好的数据留存。而剩下的两成是线上视频咨询,虽然丰富,但处理难度大。
Talkspace 的在线文本有助于数据留存,文本诊疗可以记录诊疗的全过程,不只病人能够回头翻看谈话,治疗师也能增强对其以往诊疗情况的印象。
目前,国外精神疾病初诊和分流环节的数字化替代已经有了很高的普及率,下一步趋势是精神疾病治疗的数字化替代,已经有企业在这方面实现了突破。而我国同领域如果想追上时代步伐,在数据留存方式和效果方面一定要好好做功课了。
2. 产品化:像游戏充点卡一样售卖咨询
无法产品化,就无法复制,也就无法扩大规模,这历来是心理咨询行业的瓶颈。Talkspace以刚需切入,采取包月方式,就像给游戏充点卡一样,将心理咨询打包售卖了出去;又用“社交聊天”的方式,弱化了用户的防御机制,增加了使用频率。
道家讲“无为”,佛教讲“无我”,什么时候大家忘掉自己是“情怀大于天”的心理行业从业者,真正以用户之心为我心,以用户之需为我需时,产品创意之泉定会喷涌而出。
3. B端用户:有待挖掘的金矿
心理行业中,商业模式强者恒强基本是铁律,而商业模式之强则体现在 B 端用户的多元与稳定性上。
从雇主、社会组织再到医疗机构,我们从 Talkspace 快速迭代之路上可以看到她对 B 端用户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打磨和裂变。
Talkspace 目前已与精神病学家开展独立合作,后者在治疗过程中向心理治疗师提供专业的用药建议,而在线开药可以解决用户解决处方药购买渠道少及费用昂贵的问题。
此外,Talkspace 还与高校组织 Alpha Tau Omega 兄弟会展开合作,平台上活跃着 9000 余名 Delta Tau Delta 兄弟会会员,而大学生群体正是各大社交平台的活跃分子和未来生活趋势的代表,这些用户都将是 Talkspace 的中流砥柱。
作者简介:安心,专业心理学的边缘份子,孙氏太极拳第三代嫡传弟子,有喜欢太极拳和道家思想的朋友欢迎交流。公众号:心榜(ID:psytop)
责任编辑:Spencer Kennjane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