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2022 年 09 月 26 日在壹心理收到第 1 封感谢信
至 2023 年 06 月 14 日共收到 11 封
匿名
2023-06-14
我觉得老师总是让人感到有认同的感觉,而且发现问题也很好,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
匿名
2023-05-03
第一次就有说启发
匿名
2023-05-01
老师的倾听和建议,给了我被接纳的感觉,给了我安全感,让我有勇气迈出倾诉这一步,并且在倾诉的过程中被老师察觉到了一些我自己无法觉察的问题,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很感谢。
匿名
2023-04-05
第一节课在互相了解的阶段吧,基本上都是在倾诉,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没有被挖掘出来,所以预约了下周的咨询,希望能慢慢成长吧。
匿名
2023-02-26
谢谢老师的耐心倾听和点拨。
匿名
2022-12-22
刘老师是个很好的倾听者,比心❤️
匿名
2022-11-25
感受到了被理解
匿名
2022-11-06
老师思维敏捷,善解人意,咨询感受很好。
匿名
2022-10-15
触达心灵的谈话,希望雨欣老师一直保持这样的敏锐
匿名
2022-09-29
看见即疗愈,谢谢雨欣老师
加载更多
已全部显示
于 2022 年 09 月 01 日在壹心理回答第 1 个问题
至 2024 年 11 月 09 日共回答 37 个
与朋友相处的自卑与回避,我应该怎么做出点改变呢?
2024-11-09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亲爱的题主你好,看你的描述感觉你过得很难,一直默默承受心理沉重和负担,同时也希望这些不是你生活中的全部。
能够完成学习并工作几年(不论如何完成和什么工作)都说明我们具有一定的心理力量和关系支持(比如学姐),但你在目前这种心境不会将带来温暖感受的事看作主要的,而是会着力关注带来糟糕感受的事。
社会普遍存在的认知是“好”身份可以让我们被喜爱,被认同;被喜爱,被认同才能证明我们这个人是“好的”“有价值的”;才会被需要,才不会被抛弃。似乎这些都是“好身份”带来的,“好身份”包括我们是某个学校的学生,某个公司的员工,某个孩子的母亲,某个人的伴侣等等……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心理困境:身份带来了价值感的同时否定了“没有身份的我们也存在价值”。就像有些人会对学校里的差生也可以活得快乐感到不适。所以如果有人喜欢能力普通工作普通的你,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有问题。
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你有一位朋友,她普通平凡,你会怎么看待她呢?
我依然愿意相信你生活中不止一个人在意关怀你这个人,仅仅是你这个人,不是因为对你的身份有什么期待。
接纳自己的普通,就足够令自己自豪。
以上是从意识层面的理解,潜意识层面有可能和我们的愿望是相反的。
比如我们意识上很想获得成就,潜意识会破坏成就;意识上寻找朋友,潜意识却令我们与朋友远离;意识上我们期望健康,潜意识却鼓励我们放纵……
最终潜意识都会占上风,所以大部分人都感觉生活总是“事与愿违”。
这通常都和我们未曾处理的早期情结有关,可以通过与心理动力学的咨询师进行中长程咨询得到解决。
以上,祝顺利。
抑郁或是焦虑,两个A娃的母亲,我却要疯掉了,怎么办
2024-09-18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看了您的描述我也有窒息感,眼前是凌乱、一地鸡毛的画面。同时,您自知不该如此,对现状有觉察和改变的动力。
我的建议是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不需要答案,自己静一静,想一想,多重复几次思考过程就可以。
1、“我没有一点情绪能量”——看起来不是没有情绪能量,而是强烈的负性情绪能量,不知道除了孩子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增加这些能量?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将情绪与事件和对象一一对应是梳理心境的开始;
2、“最开始不是这样的”——开始到现在的转折过程是什么?这个过程中哪些与孩子相关?其他的与哪些相关呢?(包括不限于个人身体、工作、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性体验、早年经历等)
3、“在处理其他问题时也有类似心境”——对犯错高度敏感往往与身份认同有关,所以请您多为自己描述一下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喜欢自己什么,兴趣是什么,对自己的什么满意或自豪,如果没有,就再多想想。
4、尽快开始反思,如果做不到,尽快进行心理咨询。大人也许可以等,甚至可以忍,但对孩子的影响刻不容缓。
23岁女生,不知生活的意义,虚无感让我一步步沉重?
2023-02-03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你好,谢谢邀请。仔细看了几遍你的描述,我尝试在其中找到较具体的内容,希望可以看见你的处境,以便感受你的感受。但我看到的是虚无缥缈,存在感都变得微弱。所以,我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也许是你痛苦的来源之一。
我们人类获得存在感的最初方式是躯体上的刺激,饱腹感、性部位刺激等都可以获得【躯体存在】的心理体验;接着发展到心理存在的需要,通过与他人目光、表情的交流,动作、游戏等互动,感受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存在,获得【关系自我的存在】体验;再发展到言语化的层面,通过他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确认,比如“宝宝不生气”“宝宝伤心了”等语言,发展出自己对自己内心状态的确认,获得【内心自我的存在】体验。存在体验也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其他的心理需要,比如自尊、自我价值、身份认同等等都在存在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存在体验的匮乏对心理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它导致你弥漫性的,无法摆脱的痛苦状态。
你也提到,你尝试躯体刺激来缓解痛苦,在一段时间内有效,但是更深入的存在体验依然无法获得。你有比较好的家庭关系支持,这是你的重要资源。结合这两点,建议你尝试与家人有一些躯体互动,比如拥抱、拉手、请妈妈给你梳头发,拍拍你的后背,捏捏你的胳膊等等,同时组织一些家庭游戏,比如打牌、桌游、一起爬山等等。结合在家庭中能做的,还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主要通过语言发展你的内心自我功能,等到存在危机降低到安全值以下,再和咨询师共同处理霸凌创伤。
无论时间如何流逝,生活都不会一成不变,如果感觉不好,说明应再多给自己一个机会。祝你顺利。
我爸总在家喊我,貌似在关心我,很烦,怎么办?
2022-12-27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你好,谢谢你的邀请。我想,“时不时”得要去回应另一个人的“好意”,确实是件让人焦虑的事情。
爸爸的“好意”中可能包含爸爸的焦虑,以及对维系你们关系的尝试。我相信降低焦虑和关系稳固是你们共同的需要。
1、双方商定日程计划
虽然是在家,日程也非常重要。或者说,因为在家,所以日程尤为重要。
【对自己的照料】起床到睡觉的这些时间可以分为几段,你都需要在这些时间里做什么,最好涵盖有益于健康的各个方面,使爸爸放心,你在注意对自己的照料。
【对关系的照料】将餐后的时间留一部分出来,邀请爸爸在这些时间里闲聊,一起运动,分享所见所闻,或者一起给妈妈和弟弟通话。将这些时间设定为家庭关系时间,将其他的自有时间设定为私人时间,并友善的告诉爸爸,这些时间内你的安排,以及你需要不被打扰。
这么做的目的是把默认的家庭规则和未结构化的生活都提升到结构化的层面。这种【创造确定感和掌控感】的方法对缓解焦虑有帮助。
2、与爸爸的交流
“面带嘲笑”的表情通常令人愤怒,同时,散发这种嘲笑信息的人往往不自知。
不妨适时友好的提醒爸爸:“不要笑话我呀~”或者假装模仿爸爸的表情,神态,当然,请使用游戏轻松的方式,否则爸爸会觉得被指责,不利于你们的关系。
也许,仅仅是也许,爸爸依然当你是个小姑娘,没有看到你成熟长大的一面,自然流露不出对成年人尊重认真的表情。通过方式1,你平静理智得呈现出你自我照料以及照顾关系的能力,相信爸爸能够看到你的成长。
祝你和爸爸一切顺利。
新冠对精神健康影响超10年:放开后如何关注心理健康
2022-12-16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就目前的一些观察,疫情可能引起几种情绪的激活:
1、焦虑感
人在不确定和不能掌控的状态中最容易产生的情绪是焦虑。而焦虑的作用是抑制某些更加核心的情绪,也许是恐惧,也是是破碎或崩溃感。没阳时何时阳,阳了会不会有恶劣的后果等等,都成为不确定和不能掌控的要素,它们一部分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早期不确定感的残留。婴幼儿时期经历过与母亲分离,身体疾病等创伤的个体,不确定带来的弱小无助、恐惧崩溃的感受会残留更多,被现实激活时反应会更加强烈。担心得睡不着觉,呼吸困难,甚至惊恐发作都是过度焦虑的反应,同时破坏免疫力。焦虑程度重时应该在防疫的同时,配合药物和心理咨询处理焦虑情绪,程度轻时,应该学习正念知识及练习方法,平稳心态,保护心理健康。
2、自责内疚感
具有追求完美特质的个体,较容易产生自责内疚感。新冠又是传染性疾病,一部分人可能会将他人被感染的责任归咎于自己,也会认为自己防护做得到位就不该被感染,被感染了说明自己做得不好等等具有自恋特点的想法,同时产生自责内疚感。这种情绪正常范围内能够促使人产生有益于人际关系的行为,但超出正常范围将对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造成危害。建议出现这类情绪时,多与朋友同事同学交流,多人多角度的信息能够增强现实感,体验到自己只是疫情大势中的普通一员,并不能肩负超出个人能力的责任。家人等较亲近的关系,关心则乱,此时可能会加重这种情绪,建议保持一定心理距离。
3、失望感
对于这三年防疫之后出现的现有局面,可能会普遍产生失望情绪。对过去的努力,对未来原有的期待都有失望。尤其是理想化需要较强烈的个体,容易幻想保护者形象,同时,期望越大,幻想越多,失望越大。这种失望是心理成长的必经之路,失望过后会更加现实的看待曾经理想化的形象,同时减少依赖性,更关注自己的个人能力。但是失望情绪过于强烈,将使人失去动力,沉浸于丧失感中,出现抑郁的状态,这时就需要专门的关系进行处理,一般是心理咨询关系,现实中健康的亲密关系也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4、羞耻感
有两种情况激活的羞耻感。一种是病耻:镜映需要较强烈的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完美想像。当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身体也会被损伤,也会被击溃,带来心理上的自恋损伤不亚于疾病对身体的伤害,带来羞耻感。另一种是孤独带来的羞耻感:大家都在生病,生病会激活我们对其他人的需要,有的人身边有人陪伴、照顾,有的人只有自己…后者更难受,却并不会更怜爱自己,反而感到自己不好,所以落得病了身边没人的现状,更加贬低自己,带来羞耻感。过度的羞耻感使人向内蜷缩,退缩敏感,更加回避他人,甚至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所以,疫情中,身边如果有孤身一人的亲朋好友,不妨定期主动联系,找轻松的话题交流,分享病程经验,做些微小的关怀举动,这将带给他们巨大的安慰。
以上,供参考。
网恋可以告诉室友吗?实话实说觉得丢人……
2022-12-14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谢谢邀请。当我们感觉会被人嘲笑时,通常是感受到了羞耻感。健康的羞耻感有助于人们保存和保护自尊,远离被羞辱的人际环境。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羞耻感,而是学会认识和运用它,对正常的、保持内心和谐的羞耻感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这种开放的心态,意味着我们学会了如何理解自己的心理需要,而不是评价自己,更不能进行自我羞辱。你意识到自己失恋后的孤独,需要人陪伴和支持,这是在关注自己的需要,也隐约感到和现在男友的关系中缺少情感,这也表达出你需要有情感体验的关系,这是更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同时,目前这段关系中情感体验的缺乏似乎强化了你的羞耻感,就像你说的“这不是爱”,却建立了恋爱关系。与室友的比较,也在强化羞耻感,比如和她比“自己没什么人追”,好像在说自己不够好;也表达了室友男友很好,似乎与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好的男生恋爱,自己才够好。
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人需要与一个【理想化自体客体】,通过与他建立关系,以获得自己的自恋满足。理想化自体客体通常是人加入自己想像色彩的一个形象,很难是自己身边的人,因为身边的人与我们频繁现实互动,无法再用想象去装扮。所以人容易把有些距离的人美化为理想化自体客体,以保持一种幻想:如果我也拥有那样的人(伴侣、丈夫、妻子、孩子、上司……),我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理想化需要是自恋成长的一个过程。当我们意识到被我们理想化的那个人也有缺点,也和普通人一样,我们会经历失望,放弃幻想,开始与他这个真实的人建立关系时,我们就成长了。对自己的理想化也开始贴近现实,看待自己的眼光更加柔和,发现自己不可能那么好,但也并不糟。想要的情感、对自己的要求都会更加真实客观,不会再进行自我羞辱,从而获得稳定的自尊。
现实关系不太容易实现“理想化—建立关系—理想化破灭—保持关系—处理丧失与失望—真实的关系”这个成长过程,毕竟现实关系容易破裂,关系双方都有心理需要,导致关系承担的张力很有限。所以心理咨询关系是实现这个成长的机会,但这同样不是一个轻松短期的过程,如果你有动力实现自我成长,不妨多了解并尝试心理咨询。
如果,你还不打算开始这个旅程,那么建议你尝试理解自己的情感,多关注自己的需要,多思考如何从小事入手照料自己。
祝好。
娃妈,怎么拒绝揽下育儿的所有任务?
2022-12-13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你好,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家里的纠缠令人愤怒,还有被要求,被控制的窒息感。虽然事件是围绕孩子引起的,爸爸,妈妈,奶奶都在舞台上,都需要被关注和理解,但孩子本人好像已经看不见了,好像只有娃妈在意孩子的童年,其他人更在意自己的要求是不是被满足。
在我的经验里,家庭中,真正在意孩子感受的那位大人是最难的。【然而这份“难”,像把伞一样,给孩子支撑起一片蓝天。撑伞的你,也需要给自己休息喘息的空间,也需要被人支持和理解。】所幸,你所描述的关系状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少妈妈也在其中,虽然委屈困苦,但走过来之后,发现自己不仅没被压垮,反而获得了成长,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为母则刚吧。
对娃妈来说,最重要的身份是“妈”。不仅照料自己的孩子,同时还要兼顾丈夫、婆婆的需要。这样的话,妈就不仅是自己孩子的妈,还是一家子人的妈,已经超出个体能负载的压力,结果就是谁都没照顾好。【如果能够各归各位,关系中的权利和责任就会更加清晰明朗。】比如,娃妈是谁的妈,有哪些责任,有哪些权利;婆婆是谁的妈,有哪些义务,有哪些权利;娃爸是谁的爸,是谁的娃,当爸时该怎么做,当娃时该怎么做,哪些事情上当爸,哪些事情上当娃…
也许你会说,“我搞清楚有什么用,他们不清楚,他们还会要求我”…其实,【家庭中,有一个人开始思考,开始成长,整个家庭都会被影响。】同样,家庭中,有一个人痛苦混乱,其他成员也不会舒服,只是各自处理痛苦的方式不同,当然,【孩子是最难受的,因为她的方式最少,力量最小。】
所以,建议娃妈给自己点时间,静一静,理一理,尝试些放松的办法,有助于拓宽思路和角度。最好能找咨询师交流,梳理自己的同时,获得理解,滋养柔软自己内心,生活也会柔和下来。
只觉得是我不成熟还不懂事,妈妈控制欲太强好痛苦
2022-12-08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你好,在你的问题中我看到更多的是恐惧,你的恐惧和妈妈的恐惧。
☘关于妈妈的恐惧
我在这用爬山比喻性体验,这样超我的审查会放松下来。如果一个人爬山时摔了下去,她向别人介绍爬山是怎么一回事时,就会带有恐惧和抗拒,对自己爱的人更加是关心则乱,可能直接禁止爬山。但,她爱的人就一定会从山上摔下去吗?要怎么做才能既享受爬山的快乐,又避免可能的伤害,这个思考更有利于另一个人妥善的面对这件事。妈妈如果能有这个思考,意味着她克服了过去的体验带来的恐惧,同时意识到自己和女儿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人生体验。这两点对妈妈来说,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简单的改变,而是人格的成长。所以,我建议你放下改变妈妈的愿望,同时尝试成长自己,促进你们关系的成长。
☘关于你的恐惧
看起来你的恐惧更复杂。妈妈干涉你的隐私,这会激活被侵入的体验,而被侵入又是女性性体验的特征,伴随着被占有,失去自我,不能自我掌控等等,这些都带有恐惧情绪。妈妈传递出的性与被抛弃的关联,也许还激活了你被抛弃的恐惧。你同时还在面对与男友的关系,我还不清楚这个关系是否是你的支持。手抖、做梦都是身体在处理超负荷的恐惧,但显然不能任由身体自己扛起重压,建议你主动做些有助于放松的事情:可以依据你日常的习惯进行日记、涂鸦、适度运动、呼吸练习等。如果难以自行调节,请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必要时就医。
关照自己,便能获得当下的力量。
总感觉自己会不会太自恋了,发自拍是自恋的表现吗
2022-11-30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你好,自恋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一种感受,只是理解有所不同。自体心理学流派认为的自恋,是人格发展成熟的必需品,如同人赖以生存的“氧气”。
☘小婴儿诞生后的一短时期内,可以说“自恋爆棚”,天然的认为妈妈就得为我服务,照顾我,服从于我的需要,如果哪个需要没满足,会引起自恋式暴怒:大哭大闹。这是生存需要的自恋,这个时期婴儿获得的自恋满足体验达不到60%,就会开始一生的寻求自恋满足的旅途。
☘“控制”是由于自恋缺乏带来的一种心理需要:
控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控制关系中自己的角色,或者他人的角色,
控制需要被满足的及时性等等……
具体到现象:
比如你提到的想发自拍又害怕不敢发,可能是在表达你需要外界看见自己,认可自己,又害怕反馈是不可控的,达不到你需要的程度;
关系中的控制表现在,自己必须是权威/受害者/牺牲品……,促使他人成为仰慕者/坏人/负债………,以满足他人服从于自己的需要;
控制需要被满足的及时性,可能出现烟/酒/药物/金钱成瘾……,以满足自己“什么时候想要都能获得”的需要,这个需要在早期过于缺乏,就不再指望人,转而依赖物质。
☘也许你已经发现,上述由于早期自恋缺乏导致的行为,并不能弥补自恋,控制反而造成更多的失控。
☘早期自恋需要的满足还是缺乏,不是哪个人自己能决定,但成年后,如何弥补缺乏的部分可以选择。
☘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镜映需要,
理想化需要,
孪生需要,
简单通俗的讲就是,
被另一个人看见的需要(包括内在和外在),
被有力量温度的人安慰和支持的需要,
有同类有伙伴的需要。
☘这些需要被满足到及格线,一个人就可以自如的生活,工作,建立关系,内心也拥有了持续成长的环境,能够继续成长成熟。
☘对于婴幼儿来说,提供“氧气”的是早期抚养者,对于成年人来说,提供自恋需要满足的是心理咨询师。建议你通过一段咨询关系,来为自己的内心注入氧气,不去评价自己,安全柔和负责的对待自己。
如此,成长便是必然的,祝你旅途顺利。
在梦里男友的形象变成了表哥,我有点害怕,怎么回事?
2022-11-25 回答
答
查看全部
你好,谢谢你的信任。把梦当做潜意识的表达是精神分析理论里的重要部分,它也认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途径。所以我们探讨梦的内容,可能就是在探讨你的潜意识,或者说在探讨你意识不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
☘之所以意识不到,是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的保护,某些过于强烈,过于冲突,过于复杂的情感记忆被防御机制放在潜意识中,保证意识的部分不受冲击,人能够平稳的生活工作。所以,梦里的内容之所以出现在梦里,往往是因为包含着个人无法承受的情绪情感冲击或者个人无法接纳的心理需要。
☘同时,梦有一个特点,“看梦不是梦”。意思是,梦的内容通常也被防御机制加工过。就像自编自导的一部剧,演给自己看,但也不能把自己吓着,所以又有了隐梦和显梦的区分。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到,性压抑带来的梦境里,姐妹象征乳房,火车、楼梯象征性欲,中空的物体象征子宫,复杂机械和器具往往代表男性生殖器等。参见《梦的解析》一书。
☘佛洛依德时代,人们主要的精神压抑是性压抑,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着力于理解和解释人的性压抑,以缓解神经症症状。发展到科胡特时代,人们的主要问题围绕空虚、自尊、身份认同、自恋发展,所以他创立的自体心理学对梦又有了以满足自体需要为核心的“自体的梦”的理解。心理防御机制同样对自体需要的梦境进行修饰。
☘不论要理解哪种梦,都需要理解做梦的人处在哪个人格发展阶段,使用哪些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身心需要,以及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带来了哪些心理冲击……
☘你感觉你梦到表哥,与幼时爱恋他的情感有关,并觉察到自己的男朋友好像充当了哥哥。你的这些感受是释梦的重要依据,但也仅是表层的理解,同时梦对你在情感关系中压抑部分进行了表达,如果你想深入探讨,咨询师需要全面了解你和你的生活,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理解。
加载更多
已全部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