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王艳明 23年最受欢迎咨询师,23年好评率top10%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 正念导师 中美班 注册心理师 国二

在壹心理服务过

3089

收到感谢信

101

所在地

杭州市

基本信息

认证资质· 从业14年

国家二级咨询师

牛津大学正念中心MBCT正念认知疗法完训师资

注册系统咨询师

擅长方向

个人成长 自我探索、稳定情绪、自卑、童年创伤、内心冲突
婚姻家庭 伴侣沟通、亲密关系、家庭冲突、婚姻关系、情感淡漠
情绪管理 压力大、抑郁、焦虑、无价值感、情绪失控/冲动

咨询对象

青少年、中年人、学生、第三者、职场人、孕产妇、留学生、成年人、儿童

感谢信

收到101封来访者的感谢信
匿名
2024-07-14
在和王老师咨询过程中,始终能感受到王老师在工作状态,无论是被质疑,被攻击,他始终都处在咨询位置帮我看清我的状态,尤其是在结束咨访关系的最后几次咨询中,我完全体会不到过往体验的拉扯受伤,就是一个正常的关系结束,一次清新干净的关系结束体验。
匿名
2024-06-26
谢谢老师!三年的陪伴
匿名
2024-06-04
😊😊😊
查看全部

心理专栏

文章(2)

理智和情感

 理智和情感是一对儿欢喜冤家。理智上明明觉得不应该和他在一起,理智上明明觉得应该忘了她,理智上明明觉得应该如何如之何,但是情感却偏偏跟自己唱反调。那么,到底我们该听理智的,还是听情感的呢?    笔者问过很多人,你喜欢什么?最常见到的对方面部反应竟然是——呆住了!因为,他/她其实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俗语中常常出现“第一反应”,“跟着感觉走”之类的表达,颇受一些人的追捧。这其实是因为人在短短一瞬间的反应,反而往往是潜意识状态的真实显现,对应的是右脑的激活。也就是说,如果在我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第一反应愣住了,那很有可能你其实过的并不快乐,因为你心底的心底并没有真正的愉悦感,所以连自己喜欢什么都说不上来。    那么,我们是如何失去了愉悦,错过了快乐的呢?牛津大学正念中心提出过一个耗竭漏斗图,显示了我们心境逐渐低落,感觉枯竭的过程。逐渐窄化的螺旋代表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倾向:遇到事情,首先放弃那些我们喜欢去做,但是看起来“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结果是,我们不再去做这些本来可以滋养我们的事情,只留下工作和其他消耗资源的压力源。于是乎,从我们放弃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开始,螺旋就不断下滑,失眠,抑郁等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涌现,伴随着漏斗向下窄化,我们逐渐变得枯竭。    不过,如何识别内心的情感,与真实的喜欢连结,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否则对于“你喜欢什么?”这样的问题也不至于愣神了。其实要把握自己真实的情感,并不困难,读懂自己的关键在于“情绪”。别人可能骗你,甚至你的理智也可能骗你,但是唯独我们的情绪不会欺骗自己,因为它真实的反应了我们的需要。情绪的本质是人对外界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如果外界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那么情绪体验就是积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我们往往会因各种原因暂时忽视,压抑自己的需要,但是却不能永远压抑,因为长期压抑情感的结果就是长期不快乐。去试着与自己的情绪在一起,无论它是好,是坏,别急着逃避,聆听情绪背后的声音,看到你的需要是什么,它就是你的真实情感。    同样的,你是否还爱着他/她?也许你不愿意回答,也许你回答不出来,或者你无力改变现实,但,你却必须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并不需要告诉全世界,但是却需要告诉你自己。看清自己的情感,是放下的前提,也是拿起的关键。当你真的弄明白这个问题,才会义无反顾地拿起,不留遗憾,或者从容地放下,也许还有惦念,却不会再纠结,因为你已读懂自己,并接纳了自己的真实。当我们内心的需要被我们自己的意识照见的时候,心灵深处的情结就开始消融化解。就像哭闹的小孩找到了妈妈的怀抱,一切开始抚平。我们只需透过情绪的蛛丝马迹,读懂自己的需要,与自己的情感链接,如此而已。笔者这里也并没有宣扬放弃理智,一味专注情感,只是提醒大家,仅仅是关注到情感背后的需要,其他什么都不做,对于我们就是有疗愈力的。理智并非没有用,只是理智代替不了情感。特别是用理智粗暴地压抑情感,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我们可以现场试验一下,你可以完成如下任务“不要想一头粉色的大象”,结果如何呢?越是说不要,脑子里越是冒出一头头粉色的大象。我们一味地压抑,只是换了方式的专注而已,反而会对我们所逃避的情感体验注入能量,造成我们不想要的情感一再地持续下去。如果你真的放下了一个人,那么表现出来的,绝对不是不愿或不敢见到对方,而是当他/她出现的时候,你可以淡然地微笑,真的在微笑。    理智与情感是对矛盾,理智往往对应着“应该”,情感相应于“喜欢”。人生就好像一个弹簧,往下压,就好比是做“应该做的事”,往上松,就好比是做“喜欢做的事”。弹簧总是需要压一压的,不然就是废物一个,不能称其为弹簧。但是弹簧不能总是压着,有时候松一松,才能继续玩下去而不至于崩坏。有压有松,有理智,有情感,才是人生,感情事,亦如是。
访谈

暂无访谈

个人简介

悲智无人我,业海有自他,造梦游戏师,人间听心客。

简介

一、【荣誉】
壹心理2023年度明星咨询师TOP5
壹心理2022年度人气咨询师TOP3
壹心理2021年度人气咨询师TOP10
二、【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
☆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3年获得资质)
☆原浙江师范大学正念研究实验室课程督导(2018-2021)
☆正念教育MBPE联合发起人
☆FLOW签约金牌正念冥想导师、冥想教师培训师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静观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机关党校受邀专家顾问
☆浙江省财政厅干部培训专家库专家
【备注】:咨询师介绍是为了方便来访迅速了解咨询师的既往经历,介绍本身不足以成为来访是否决定持续咨询的关键依据。我会鼓励来访信任自己的感觉,以前面几次咨询的体验为依据来访判断咨询师的匹配度,而非个人头衔和其他。
三、【受训背景-接受长程培训3项,短程训练5项】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实习并受训三年(2010-2013)
☆中美高级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第三期毕业(2018-2021,武汉心理医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霍尼精神分析研究所、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
☆接受Daniel Benveniste博士小团体督导四年(2018-2021)
☆国内首批牛津大学正念中心MBCT正念认知疗法完训师资(2014-2018)
☆13年禅修训练,密集止语静修3200小时左右,个人修习时长过万小时。(2011-2024)
☆重视个人体验和督导,持续接受资深动力学取向督导师一周一次的督导及个人体验。
☆具备动力学取向的头脑,重视动力、体验,和咨访关系。能根据咨询的进程,来访的实际和当下的呈现灵活融合其他短程治疗取向。
【备注】受训经历是来访见咨询师之前唯一能参考到的信息,它是重要且必须的,它是促成咨询师胜任力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四、【工作经验】
☆个体咨询服务经验:读研期间曾在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实习三年,毕业后任杭州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同时在社会机构接待各种来访,累计咨询时长5000小时以上。
☆正念团体带领经验:
知名正念导师,在FLOW冥想app制作正念入门初阶、进阶、高阶共41天音频课程,广受用户好评。
曾为包括中国企业家俱乐部CEC、世界青年总裁组织YPO、中国围棋国家队、浙江省直机关党校、浙江省武警、监狱,消防系统等等众多政府机构,知名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提供过正念冥想团体带领。

【体会】常年的禅修和正念团体带领滋养着我的个体咨询,因为自身经历并体验过内心的所有面向,包括人性、人心最深的脆弱,痛苦和不安,使得我真正地能和我的来访呆在一起,感同身受并承托起一个真诚、温暖,抱持,稳定,安全的空间,支持陪伴来访的成长,使我在动力学取向的咨询中更具胜任力。
五、【学术相关】
将正念融入个体咨询的先行者,2013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发表国内首篇正念治疗个案《以止禅观呼吸技术治疗一例强迫症的个案报告》。
六、【关于费用】
曾经有来访咨询中问我“我们是否是交易关系”,当然在咨询情境中我会细心体会来访所有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以期在每个当下理解他的此刻和过去。但在此,我想说,我的感受是,我们之间是交换,你在用你的付出和汗水照顾我的生活所需,我在用我的专业,用心,和真诚照顾你的精神生活。
我的咨询费用有可能会隔两年有所上调。
  我会预留几个低价名额给经济困难群体,具体可以私信咨询,如果名额已满,我会如实告知。
七、【寄语】
  我愿意放下一切评判,专注而真诚地和你的痛苦全然地待在一起,愿生命的艰辛最终化为祝福。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咨询师,但我原意全身心地投入和你的工作。我拥抱自身的不完美,也愿你重新爱上自己。

个案时长

截止至2020年06月,时长2400小时

专业成长

长期接受督导

长期接受个人体验

擅长疗法
心理动力取向,正念减压治疗,整合取向,人本主义取向
咨询风格
温和,真诚,抱持,敏锐
培训经历

2016.05 -- 2016.08

正念减压8周课程

2016.09 -- 2016.09

萧文合作取向焦点解决治疗

2015.04 -- 2015.04

MBCT正念认知治疗

2017.04 -- 2017.04

正念认知疗法基础课程

2016.10 -- 2017.01

康菲尔德觉知的力量七周课程

2018.05 -- 2018.05

MBCT正念认知疗法第四阶段师资课程

2018.04 -- 2021.11

中美高级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

2022.01 -- 2021.04

CFT慈悲聚焦疗法进阶课程

2021.10 -- 2021.12

哈克米正念躯体疗法八周课程

2019.10 -- 2020.01

徐凯文咨询伦理

2020.10 -- 2020.10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

2021.11 -- 2022.01

Helle Laursen静观自我关怀(MSC)十周课程

2020.08 -- 2020.09

CFT慈悲聚焦疗法初阶课程

2022.05 -- 2022.11

张沛超精神分析本土化与整合连续培训项目

2023.06 -- 2023.06

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OPD培训-个案概念化的核心技能

出版物
书籍

2017年01月

《快乐起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论文

《以止禅观呼吸技术治疗一例强迫症的案例报告》

咨询师本人承诺以上资料真实准确,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发现虚假信息,请关注「壹心理咨询」服务号留言反馈。

咨询流程

预约咨询师

支付订单

咨询师确认

协商并进行咨询

来访者确认完成

语音咨询 ¥700/次
视频咨询 ¥700/次
面对面咨询 ¥700/次
立即预约
来访者隐私安全
支持取消预约并退款 
咨询师资料100%真实
咨询师入驻 5 轮考核

查看可预约时段

回应时长

我将在收到订单后6小时内回复是否接受咨询,且在12小时内通过私信/电话与来访者协商咨询时间、地点

可预约时间

7月1号—8月1号休假,所有咨询暂停,期间暂不接待来访。

若变更预约

若因为不可抗力需要变更/取消已协商好的咨询预约,请尽量提前24小时(一个工作日)联络我。否则咨询将如期开始。

爽约/迟到

若没有提前24小时告知情况,爽约/迟到20分钟以上,则默认这次咨询已经完成。其他特殊情况,请与我协商处理。

私信

王艳明一条私信

取消

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