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张少华
舒适护理是临终医疗护理的核心内容,为了帮助和抚慰处于弥留之际的病人,需要在尊重病人自身意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避免和缓解他们的痛苦。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与其回避,不如直面。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与亲友即将阴阳两隔的现实,试想,我们真的知道怎样做才是对他们更好吗?我们是不是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我们会不会无意中做错事说错话?甚至,我们会不会因为感觉害怕而不知道是否应该在最后一刻到来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
为了让病人得到最悉心的照料,我们可能会选择自己日夜陪护,或者和其他亲友轮流陪护。然而,我们一定想知道:在尊重病人自身意愿进行治疗的同时,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更加体面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正是基于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无限尊重,在"优生"和"优育"以外,我们也要理智面对"优死"。
何为"优死"?因人而异。有人可能希望在弥留之际和亲友告别并嘱咐后事;有人可能希望在弥留之际尽快离去而不愿挣扎;有人可能希望在家中平静等待最后一刻来临;有人可能希望在医院接受抢救直至无力回天;有人可能希望亲友共同陪伴走完最后一程;有人可能希望独自一人面对最终结局。当然,很多人并没有明确选择离去的方式,但希望遗嘱有效地执行和希望体面尊严地离去是逝者的共同遗愿。
一般来说,临终关怀涉及以下四个方面:身体方面、心理和情绪方面、精神方面和日常事务方面。以下是一些能够帮助病人的办法,当然,如何选择和采用还需随时咨询医生或临终关怀小组。
一、身体方面
为了让病人的身体稍微舒适一些,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导致不舒适的几个问题:
疼痛:
眼见亲友处于弥留之际已经让我们肝肠寸断,但一想到他们身体经受的疼痛则更让人痛不欲生。虽然并非每一位病人都会感觉疼痛,但一旦他们感觉疼痛,我们就应该尽力帮他们减轻疼痛。专家建议,如果药物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疼痛,则不必过多考虑药物依赖或滥用等可能存在的长期影响。
同时,请不要过度担心医生所开具止痛药的副作用。因为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帮助病人避免疼痛,其次才是帮助病人缓解疼痛。至于剧烈疼痛则没有太多办法。所以,尽量确保止痛药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如果疼痛实在无法缓解,一定要马上要求护士和医生安排疼痛治疗专家进行会诊。
此外,长期忍受剧烈疼痛很容易拖垮病人。由于疼痛会导致情绪状态恶化,所以病人常常会变得易怒和暴躁。虽然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仍然会影响病人和亲友的情感沟通,也会导致亲友难以为病人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呼吸: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是病人在弥留之际的常见症状。呼吸的费力难免会影响病人和亲友的沟通交流。因此,可以尝试摇起床头、打开窗子、使用雾化器或者用风扇循环室内空气,有时也可以依据医嘱使用呼吸机。
在最后一刻,病人常常会在呼吸时发出一些杂音,这其实是由于喉咙中的液体和喉部肌肉的松弛而引起的。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让病人侧躺,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有必要了解的是,虽然这种杂音可能会困扰陪护人员,但并不会困扰病人。
皮肤:
皮肤问题往往会使病人非常困扰。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变得越来越干燥和脆弱,因此,护理老人的皮肤显得非常必要。比如:使用不含酒精的爽肤水擦拭可以有效保持皮肤的舒适。
针对面部的保湿可以这么做:使用润唇膏涂抹可以缓解嘴唇的干燥;使用湿毛巾擦拭可以缓解眼部的干燥;而口含细碎冰块或者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用棉签沾水擦拭则可以缓解口腔干燥。
对病人而言,久坐或久躺都要尽量避免。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使皮肤持续受压,容易引发褥疮(压力性溃疡)。由于褥疮出现的特征是皮肤开始变暗,因此我们要时常留意病人的皮肤是否变暗,尤其是脚踝、臀部和头后这几个部位。
每隔几小时就帮助病人翻身是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放一个泡沫软垫在病人的脚踝或肘部,或者使用特制床垫和坐垫也能有效预防褥疮。总之,保持皮肤的干净和湿润非常重要。一旦褥疮出现且难以痊愈,则需要咨询创伤专家。
消化:
恶心、呕吐、便秘和食欲不振是病人在弥留之际的常见症状。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各异,需要立即咨询医生或护士。当然,使用一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以上症状。
当病人由于太过疲惫或虚弱而无法自己进食时,我们可以辅助进食。当病人食欲不振时,我们可以尝试提供少量病人喜爱的食物来抚慰和鼓励病人进食。
但是,千万不要勉强病人进食。因为不吃不喝常常不会导致疼痛,而进食则可能增加不适。失去进食欲望是死亡的常见征兆,在意识上放弃进食则可能表明病人已经接受死亡的来临。
体感温度:
处于弥留之际的病人可能无法说出"太冷了"或"太热了",所以体感温度是否合适需要我们用心观察。比如,如果病人想拨开被子,则可能是他们感觉太热了,这时我们可以把被子移开或者用毛巾冷敷在病人额头;如果病人耸肩、拉被角或者哆嗦,则可能是他们感觉太冷了,这时我们可以调高空调暖气的温度或加盖被子。
疲惫:
疲惫也是病人在弥留之际的常见症状。为了节省病人的体力,我们要让病人的日常活动更加便利。比如,在病人想要方便时可以使用床边的尿壶便盆而不是非要去洗手间;在病人洗澡时使用浴凳而不必费力站着;其他可以代劳的事情则主要由陪护人员代替病人完成。
对于奄奄一息的病人而言,药物等治疗手段有时不仅难以改善病情,还会带来不适或痛苦,甚至使病人消耗殆尽。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应该果断停止治疗。
下面请看凯瑟琳的经历:
八十岁时,凯瑟琳已经因为中风而在私人疗养院住了两年了。然而,她的健康状况仍然每况愈下,她甚至已经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而她的医生琼斯也已经告知她的家人:"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请做好心理准备"。对她而言,所有的药物和设备都不再需要,甚至都应该马上撤除,因为这些不仅帮不上忙,还会让她感觉更难受。同时,医生建议不再常规地频繁地监测她的生命体征,因为这些监测设备只会打扰她的休息。
不久之后,凯瑟琳病情恶化,她患上肺炎。她的家人询问医生是否有必要转院接受治疗,医生告诉他们:"因为其他医院采取的措施也是类似的,不仅无法改善病情,还会消耗病人有限的精力,所以不建议转院治疗。"她的家人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没有转院。两天后,凯瑟琳在至亲好友的陪伴中永远地离开了。
专家建议:在病情已经难以挽回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转院。
二、心理和情绪方面
完整的临终关怀还包括帮助病人处理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压力。当病人得知命不久矣时,难免会抑郁和焦虑。这时,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会有帮助。为此,我们可以联系咨询师,或者其他熟悉临终关怀的人。如果病人的抑郁和焦虑非常严重,则需要通过药物来改善。
同时,病人也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恐惧或担忧。比如:害怕未知的死亡或者放心不下身后的一切。此外,有些人会害怕独自一人面对结局。甚至,这种害怕会因为亲友和医生等对病情的反应而加重。比如:一些亲友因为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帮上忙,所以不再来探望病人;一些亲友因为已经接受了病人即将离去的现实而开始沉溺于悲伤,所以不再来探望病人;医生则常常因为无法治愈病人而产生的沮丧、无助和内疚,所以不再来探望病人;还有一些人则可能不愿意面对即将离世的病人,所以不再来探望病人。以上这些都可能加重病人的孤独感。因此,如果我们发现这些情况有可能出现,则应该尝试与亲友和医生进行沟通。
其实,哪怕是最简单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抚摸或者按摩,都可以让病人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系。当然,我们也可以帮助病人摩擦双手或者用热水洗手。
此外,我们也可以尝试营造让病人感觉舒适的氛围。想想病人平时最喜欢哪种氛围?比如:比尔喜欢派对,所以对他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所有亲友的簇拥中离去;而艾伦则喜欢和少数亲友安静相处,所以对她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少数亲友的陪伴中离去。专家建议,在生命垂危之时,低声吟唱的音乐和昏暗温暖的灯光会让病人感到安慰。确实,音乐疗法可以起到改善情绪、放松心情和缓解疼痛的奇效。并且,享受音乐也可以唤起曾经的美好回忆。甚至对一些人来说,将电视和广播的声音调低也会有帮助。
三、精神方面
病人不仅有身体方面的需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精神需要常常是指病人需要明确人生的意义以及与他人和解。通过与亲友就曾经的不快或争执进行和解,病人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对此,我们可以咨询社会工作者和咨询师。对有宗教信仰的病人来说,祈祷、和宗教人士交流(如:牧师、神父等)、诵读宗教教义和聆听宗教音乐等也会有所帮助。
同时,至亲好友也可以告诉病人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重要意义。比如:成年子女可以告诉父母"父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而孙子孙女可以告诉祖父母"祖父母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而朋友则可以表达对曾经彼此支持和陪伴的珍视。那些不在身边的至亲好友也可以用视频或书信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此外,我们也可以和病人分享曾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这会让彼此都感觉慰藉。一些医生认为,即使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他们仍然可以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因此,讲述彼此共同的美好回忆总不至于太晚。
当然,我们要和病人多聊天,但要注意聊天的内容,有时也不要过多谈论病人本人的情况。我们要依据自己的身份,注意表达的方式。比如可以这么说:"鲍勃,你好!这是玛丽,我们来看看你。"还有一个办法是请亲友记录下我们和病人之间的谈话内容。或许在某个时刻,这些文字会让我们无比安慰。
有时,病人会突然由糊涂变得清醒,我们应该珍惜这段时间和病人相处,虽然这可能是暂时的,而且这也不一定是病情恢复的好兆头。
四、日常事务方面
为了让病人走的安心,也让病人亲属得到支持,一些日常的事务需要妥善安排。生命垂危的病人可能会担心:一旦自己走了,曾经自己亲自处理的日常事务是否有人继续处理,而这些日常事务又是否会给亲人造成负担。比如:客人来了开门、收取报纸或邮件、填写手机备忘录、清洗日常衣物、喂养宠物、带孩子去参加培训班、去药房买药等等。
病人可能会担心自己走了以后这些事情由谁来继续处理。这时我们可以请他们放心,比如告诉他们:"你放心,你养的花杰西卡会帮你继续浇水的,她保证会照顾好的,你放心吧。"或者"爸爸你放心,以后我们会把妈妈接过来一起住,我们会照顾好她的,你放心吧。"这样做可以让病人感觉更安心。
作为病人的朋友,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询问病人的亲人:"我能帮上什么吗?"但这时我们不妨问得更具体一些:"让我来帮你做这个可以吗?"比如:为病人送饭、支付药费、遛狗或者照顾小孩。如果我们不清楚应该做什么,可以试着询问有过此种经历的其他人。总之,尽量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甚至,如果我们不能离开家,但仍想帮忙做些什么,可以请求自己的朋友来帮忙。这样,病人的亲人才能有更多精力陪伴在病人身旁。
作为病人的亲人,我们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向朋友提出请求,当朋友提出要帮助的时候也不要拒绝,因为朋友们往往都愿意提供帮助,但不会一次次地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
我们也可以设置其他亲戚朋友的联系方式,比如通讯录,这样就可以群发信息。甚至,一些家庭会设立家庭网站来公布病人的相关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关心病人的亲戚朋友说明病人的最新情况。
可以参考的问题
以下是亲戚朋友可以询问的让病人感觉更舒适的问题:
询问主治医生:
1.如果不继续治疗,接下来会怎么样?
2.为什么你要建议采取这项治疗或检查?
3.这项治疗方案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4.这项治疗方案会如何影响病情的发展?
5.接下来的几天或几周病人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询问病人亲属:
1.你现在感觉如何?需不需我陪你聊聊天?
2.你想不想离开病房出去逛一两个小时?我可以替你陪在这。
3.还有谁提出要提供帮助?你需要我帮忙协调这些吗?
4.我能不能帮你做一些事?比如:遛狗、接听电话、去药房和超市、或者照顾孩子?
————The End————
译文原题:临终关怀
原文标题:Providing Comfort at the End of Life
原文链接:https://www.nia.nih.gov/health/publication/end-life-helping-comfort-and-care/providing-comfort-end-life
题图来源:123RF.com.cn图片库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举报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回复